学校思政课强化党史教育的价值与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学校思政课强化党史教育的价值与途径

陈璐

身份证号:3508021983****1025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抓好当代学生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深入改革,学校越发提高了对思政课堂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将培养当代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重要目标。学校思政课强化党史教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对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强化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鲜明的现实价值。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探索思政课中强化党史教育的思路和途径,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主题词:学校思政课;党史教育;价值与途径

纵观百年党史和思政教育发展史,两者总是相融相通,彼此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史教育更加具体地融入了学校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2021年2月,全国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学习党史的必要性,强调学习党史是党中央立足党百年历史的新起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党史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而学校思政课正是强化党史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和教师应明确自身职责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化党史教育助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一、学校思政课强化党史教育的价值

党史教育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风向标”,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学校思政课通过党史教育的强化与融合,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艰辛以及共产党的伟大,坚定维护党、跟随党的决心,促使其自觉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学校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是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活教材”,想要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决不能只依靠语言教育,这缺少吸引力和冲击感。通过党史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和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奋斗的历史过程,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史,爱国主义早已根植在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以党史教育传承与弘扬红色基因,是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心、励志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的有效途径。

学校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是激励学生艰苦奋斗的“对标尺”,如今的学生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没有经历过先辈们的艰难岁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思想。通过在思政课中融入党史教育能让学生懂得感念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人民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克服了重重难关,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党史了解历史事实,体会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质,将其牢记心中指引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学校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里程碑”,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既要具备丰富学识,更要拥有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通过党史教育可帮助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将来成为推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二、学校思政课强化党史教育的途径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学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其作为强化党史教育的重要载体,不断增强学生思想和理论认同。教师可以在现有思政教材基础上拓展延伸,通过课内外素材融合的方式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多样化育人资源,给学生营造舒适愉悦的学习体验,改变思政课无趣单一的不良现状。通过融入多样资源充分激活党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活力,强化思政课理论教育的渗透力和辐射面,让更多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成长。教师可以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作为必读资料合理融入思政课中,优化和完善思政育人体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和探究中了解和学习党史,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还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为主线,将党性修养、家国情怀、道德品质等作为教育重点,打造跨学科思政课程体系,推动学生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同步发展。

(二)展现第二课堂育人价值

学校思政课想要强化党史教育,一定要将课内课外、理论实践有机整合,不能只关注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更要给予学生亲身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党史。如我校近期与龙岩市宣讲团建立合作关系,跟随宣讲团来到北京以“送课上门”的方式进行宣讲,让闽西红色声音传遍首都的每个角落,让更多人了解闽西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文化。将宣讲视频及活动后的采访视频整理好上传到学校微信公众号和校园官网内,让本校学生深刻体会本地红色故事中的革命精神,让其成为宝贵精神财富,以及推动学生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学生通过观察宣讲视频更为全面地了解了家乡历史中蕴含的红色精神,不仅树立了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的意识,而且还增强了其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除此之外,学校还可汇聚老红军、退休党员、抗疫先进人物、社会知名红色文化专家等多方力量,邀请其来到学校内进行宣讲,给予学生强烈刺激,营造浓郁的党史学习氛围。

(三)优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实践出效果,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政课的有效延伸,学生可以在丰富多样的四建活动中了解党史、学习党史、感受党史。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决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坚持在教育教学大局下统筹谋划,体现清晰和明确的育人目标,学校思政课想要强化党史教育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党史资源,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历史遗址、革命英雄纪念碑等,在实践中充分前人的奋斗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以优秀精神和美好品质洗涤心灵、回顾历史。二要聚焦党史教育展开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全面了解闽西红色文化,体会红色精神内涵与实质。通过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传承与发扬党史教育中的美好品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三要突破时空局限,通过模拟方针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丰富学校思政课内容及形式,为党史教育的融合与强化提供保障,为学生提供超越百年时空对话的机会。

(四)在故事分享中“说”党史

在学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趣味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环节中,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党史,学习相关知识,将党史教育和思政课内容有机整合,构建现代化思政课堂,给学生带来丰富且深刻的学习体验。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故事分享的形式将自己了解的党史进行汇报交流,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如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与党史相关的资料,阅读党史故事,如李大钊、刘胡兰、袁隆平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人物故事,在课堂上将这些党史故事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中互相启迪智慧、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在分享党史故事的过程中体会红色精神的实质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建设美好祖国和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观念。在分享党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充分发挥党史教育的育人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下,在学校思政课中强化党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要明确党史教育的时代价值,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党史教育,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清如.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J].中国军转民,2023(4):20-21.

[2]冉智浩.党史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2021(12):82-87.

[3]任欢欢.党史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21(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