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7
/ 3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林锦淑  通讯作者:蓝小红 李晓棠 赖运秀 杨新蕾

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  福建 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整形烧伤患者护理效果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收治入院的80例烧伤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烧伤整形治疗阶段按照常规护理内容实施干预,观察组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用五个指标陈述结果。结果:在有效制定护理计划并落实之前,二者患病对象的评估结果未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距(P>0.05);相反,在开展相关策略之后,观察组所得出的结果均较对照组之前呈现(P<0.05)。在有效落实各项护理对策之前,患病组的心理韧性程度水平均未察觉存在有效的统计学变化及差异(P>0.05);在落实各项举措后,心理韧性程度均有所增高,观察组位于更高水平(P<0.05)。各项护理对策有效落实之后,所观察得到的观察组分值位于对照组之前呈现(P<0.05)。通过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患处的恢复效果评估更为优良(P<0.05)。在均衡落实护理举措之前,组与组之间的生存质量结果并未见有何差别(P>0.05);在均衡开展各项干预对策之后,观察组的烧伤专用健康量表得出分值按更高规格呈现(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有利于烧伤整形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并让患者患处恢复效果得到优化,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烧伤整形;负面情绪;疤痕

前言

烧伤是指因突发性的灾难或疾病导致的身体热力损伤,可涉及皮肤、粘膜、肌肉、骨骼等部位[1]。在疾病状态下,患者会遭受难以忍受的生理疼痛和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进而导致情绪失控、机体功能障碍,加重情绪烦躁,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阻碍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2-3]。传统的护理模式条理性不够紧密,医护双方配合程度较弱,可能耽误患者治疗,不利于康复。为解决上述问题,临床积极开展针对烧伤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平复患者内心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灵障碍,还能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速术后康复工作的进行。鉴于此,本文将全面探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对烧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将呈现如下护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收治入院的80例烧伤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烧伤整形治疗阶段按照常规护理内容实施干预,该组患者年龄上限为50岁,下限为20岁,均值(36.26±3.12)岁,男性例数23例,女性例数17例。观察组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该组年龄上限为49岁,下限为20岁,均值(36.79±3.38)岁,男性例数22例,女性例数18例,两组基线信息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策:主要是遵医嘱告知患者正确服药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简单的心理安抚。

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心理护理:1. 给予安慰和支持: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焦虑、恐惧和无助。护理人员应该用温暖的语言安慰患者,表达同情和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2. 建立信任: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和康复计划,并回答他们的问题,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信任感。3.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烧伤整形患者的情绪变化可能会很大,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4. 鼓励患者表达感受: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尽可能提供支持和理解。5. 提供专业指导: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包括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进行康复训练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6. 帮助患者重建信心:烧伤整形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产生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帮助他们重建信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和未来。7. 给予社会支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让他们知道患者的状况,并让他们有机会探望和支持患者。同时也可以让社会各界了解烧伤患者的困境,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2)健康教育:1. 心理指导:解释烧伤治疗过程、结果及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和忧虑,建立积极心态。2. 饮食指导: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注意荤素搭配,进食蛋类、鸡、鱼、鸭、动物肝、蔬菜水果、乳制品等,防止便秘,出现便血暂停进食,出血停止后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3. 口腔清洁:进食后漱口,清除食物残渣,防止口腔感染。4. 功能锻炼:保持各关节功能位,颈部烧伤取后伸位,四肢烧伤取伸直位,手部固定在半握拳姿势且指间垫油纱以防粘连,各关节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5. 保护新生皮肤:新生皮肤薄、缺乏韧性、弹性,摩擦后易发生小水疱或造成水疱破溃,避免摩擦、抓挠,每日清洗局部,防止感染。6. 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障碍、尿少、气促等说明休克加重,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1.3观察指标

(1)积极展开对不良情绪的判断:以烧伤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作为评估要点,分别借助HAMA以及HAMD的量表进行计算,第一个表格,以分值超出7分为判断界值,超出即可表明存在焦虑情绪。第二个表格以评分8分为界值,超出则表示存在抑郁情绪。(2)积极展开患病对象心理韧性程度的评判:将所涉及到该评估量表的三个相关问题进行评分量表,选择中文版心理韧性评定量表,分别完成对患病对象坚韧情况、自强情况、乐观情况的评分,单个最高分值为100分,当分值结果越接近100,则越对应患者的心理韧性程度越强。(3)基于瘢痕增生情况对比:以“瘢痕增生情况”为观察指标:选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在组与组对应策略落实前及落实3个月后展开评估,涵盖的评估内容包含了血管、疼痛、瘙痒、创面柔软性、厚度、色泽,单个分值依次按照0-5、0-3、0-2、0-2、0-3;当分值越高则表示瘢痕增生情况越为严重。(4)对比两组恢复优良率:以优、良、差定义本次测评结果,优代表:护理及治疗工作开展后,患者患处外观未见明显异常,且活动不受限;良代表:护理及治疗工作开展后,患者患处外观存在轻度异常,活动伴随轻微受限;差代表:护理及治疗工作开展后患者患区存在畸形且活动受限,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5)基于生存质量的对比:在展开评测工作时,借助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SHS-A)进行计分,表格共涵盖的内容包含了4个层次,即一般健康状况情况得分、心理功能情况得分、躯体功能情况得分、社会关系情况得分,单个赋予最高分100分计算结果,当预估值接近最高分,即可表示出病人的生存质量水平存在优势,该项指标均于病患落实各项护理流程前、后展开。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 SPSS25.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n或%采用卡方(2)检验,所有统计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于不良情绪的对比

在有效制定护理计划并落实之前,二者患病对象的评估结果未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距(P>0.05);相反,在开展相关策略之后,观察组所得出的结果均较对照组之前呈现(P<0.05)。由表1所示。

表1 基于不良情绪的对比(,分)

分组

例数

HAMD

HAMA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25.43±3.26

14.68±2.75

23.07±4.62

13.06±2.57

对照组

40

25.78±3.57

18.49±2.89

23.13±4.95

16.98±3.92

t

-

0.458

6.040

0.056

5.289

P

-

0.648

0.000

0.956

0.000

2.2基于心理韧性水平对比

在落实各项对策前,组与组之间的心理韧性程度水平均未见有何差别(P>0.05);在落实各项举措后,心理韧性程度均有所增高,观察组位于更高水平(P<0.05)。由表2所示。

表2 基于心理韧性水平对比(,分)

组别

例数

坚韧

自强

乐观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28.13±2.35

32.77±3.06

17.93±1.57

23.04±1.95

8.66±1.13

11.74±1.36

对照组

40

27.79±2.14

29.02±2.51

18.25±1.72

20.11±1.78

8.35±1.06

8.95±1.24

t

-

0.677

5.993

0.869

7.019

1.265

9.588

P

-

0.501

0.000

0.388

0.000

0.210

0.000

2.3基于瘢痕增生情况对比

各项护理对策有效落实之后,所观察得到的观察组分值位于对照组之前呈现(P<0.05)。由表3所示。

表3基于瘢痕增生情况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柔软性

血管

疼痛

瘙痒

厚度

色泽

观察组

40

1.03±0.03

0.89±0.03

0.29±0.06

0.45±0.02

0.75±0.06

0.89±0.02

对照组

40

1.85±0.33

1.45±0.21

0.85±0.11

0.85±0.06

1.05±0.09

1.32±0.11

t

-

15.651

16.696

28.266

40.00

17.541

24.32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4基于组别恢复优良率的对比

通过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患处的恢复效果评估更为优良(P<0.05)。由表4所示。

表4  基于组别恢复优良率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观察组

40

28(70.00)

12(30.00)

0(0.00)

40(100.00)

对照组

40

12(30.00)

20(50.00)

8(20.00)

32(80.00)

χ²

-

-

-

-

8.889

P

-

-

-

-

0.003

2.5基于生存质量的对比

在均衡落实护理举措之前,组与组之间的生存质量结果并未见有何差别(P>0.05);在均衡开展各项干预对策之后,观察组的烧伤专用健康量表得出分值按更高规格呈现(P<0.05)。由表5所示。

表5基于生存质量的对比(,分)

组别

例数

一般健康状况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关系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61.25±4.33

89.54±2.55

59.84±3.64

81.58±3.14

65.74±3.19

80.11±3.66

67.56±3.24

85.97±4.21

对照组

40

61.32±4.29

76.39±3.18

59.64±3.44

74.62±3.02

65.11±3.55

74.33±3.11

67.72±3.89

71.74±5.29

t

-

0.073

19.422

0.253

10.104

0.835

7.611

0.200

13.312

P

-

0.942

0.000

0.801

0.000

0.406

0.000

0.842

0.000

3 讨论

在烧伤整形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5-6]。同时,健康教育也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7]。心理护理方面,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8-9]。例如,对于那些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患者,可以采取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他们缓解负性情绪[10]

健康教育方面,护士可以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烧伤整形手术的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康复计划等方面的信息,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护士还可以向患者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皮肤护理、如何进行自我监测等方面的建议,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在上述研究中充分展现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实践作用,即在有效制定护理计划并落实之前,二者患病对象的评估结果未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距(P>0.05);相反,在开展相关策略之后,观察组所得出的结果均较对照组之前呈现(P<0.05)。在有效落实各项护理对策之前,患病组的心理韧性程度水平均未察觉存在有效的统计学变化及差异(P>0.05);在落实各项举措后,心理韧性程度均有所增高,观察组位于更高水平(P<0.05)。各项护理对策有效落实之后,所观察得到的观察组分值位于对照组之前呈现(P<0.05)。通过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患处的恢复效果评估更为优良(P<0.05)。在均衡落实护理举措之前,组与组之间的生存质量结果并未见有何差别(P>0.05);在均衡开展各项干预对策之后,观察组的烧伤专用健康量表得出分值按更高规格呈现(P<0.05)。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综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有利于烧伤整形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并让患者患处恢复效果得到优化,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方;李萍.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 (21): 135-137.

[2]阳健美;李阳. 专项疼痛管理对接受VSD的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缓解及创面恢复的影响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3, 32 (06): 175-178.

[3]张滕;黄宇婷;许兰.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估 [J]. 智慧健康, 2023, 9 (03): 234-237+246.

[4]徐静;陈琛;陈婧婧. 自我同情正念训练对烧伤整形植皮患者预后的影响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2, 31 (12): 181-184.

[5]赵雅敏;赖运秀. 人性化护理对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手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 35 (08): 1420-1422.

[6]高佳丽;陈晓娟. 行为改变理论为框架的健康教育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2, 31 (01): 156-160.

[7]蔡芳;周敏;周晓倩. 基于网络平台的结构式心理护理对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康复情况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1, 30 (07): 154-158.

[8]张建儿;梁冬梅;陆桂花;黄珊. 针对性干预在烧伤整形患者植皮供皮区护理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 27 (06): 149-150.

[9]王明立.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J]. 心理月刊, 2021, 16 (05): 137-138.

[10]李娜.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烧伤整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实用医技杂志, 2021, 28 (02): 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