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邹冬萍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中心小学  51724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思维能力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创造性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想象和归纳推理,能让他们放飞翅膀飞翔,遨游于想象的海洋,主动探究数学的奥秘。思维能力培养促进教育评价由知识能力评价向核心素养评价的转变,教师多形式培养学生的联想、发散、聚合、反向和质疑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使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思维能力。为了在小学数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并在数学课堂中巧妙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从而在充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借助教具或者通过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知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缩短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对数学概念有了深层的理解,意识到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而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抽象性和逻辑缜密性是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通过理论知识判断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最后再去验证判断是否合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检验,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且增强了逻辑的缜密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滞后

新时期对数学教学有新的理念要求,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上依旧持守传统的教学观念,未能在短时间内迎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缺乏创新。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思维发展上比较缓慢,长期下来会抑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

2.2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变通性,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基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数学学情和个性设计趣味性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魅力,拓宽数学思维,做到思路明确、一题多解,提高数学逻辑思维。

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合理设置问题,开展讨论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避免小学生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因此,合理设置问题,开展讨论,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3.2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提炼和总结,可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

会学比学会重要,会教比教会重要。在预习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学会用笔圈出重点的词句,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反复理解,引导他们在大脑中逐渐建立起数学模型,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结合自己理解不断解决数学问题。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有些数学问题用正向思维反而不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相机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反向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结合小学数学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知识积累来提高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可通过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实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3.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如今是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校园中并得到广泛应用,对教师来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趣味。如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和动画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通过听和看深入数学知识点。随着数学知识点难度的增加,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学习这部分知识,从而锻炼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备课时要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讲解经典的数学例题,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寻找解决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完成作业的效率,提升综合数学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数学练习,让学生可以到讲台前在电子白板上书写解题过程,这样教师和其他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看和分析解题过程,这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做题正确率。

3.4创设情境,深化数形结合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思维开发的基础上的,无论是通过设置问题、开展实践活动还是优化作业设计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辅助教师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图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依据具体的图形分析数学知识与图形的内在联系,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便能快速地想到该图形,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促使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强化小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5利用“头脑风暴”调动学生所储备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可提升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碰撞,学生通过产生联想,将已学知识储备调动起来,具体解决新的学习问题,可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学生学习了奇数和偶数的知识后,随即列举一个奇数或偶数,让学生把质数、合数、倍数与奇数、偶数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数学问题。这个问题的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奇偶数与质数、合数等相关知识综合考虑,利用“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碰撞,各自大胆联想,将新旧知识综合运用,具体解决关于奇偶数的问题。

结语

根据小学数学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情境化学习内容和思维能力培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利用数学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联想、发散、聚合、反向和质疑思维,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重要,尤其是学生的反向思维和质疑习惯,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会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蒋维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8(10).

[2]王小华.浅探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8(32):65.

[3]王智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8(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