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微型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新时代微型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潘丽清

中共磐石市委学习室132300

 摘要:近几年,某市在加强和创新党课教育的方式和载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微型党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体,与传统党课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党的事业需求、组织要求和党员的需求。其目的是解决党组织在全局和重点关系方面的问题,引导党员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严格党员标准,并加强党员的生活工作和思想作风,从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微型党课;教育

1当前基层微型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党的教育课程需要建立坚实的政治准则和党性觉悟,应重视党员的问题导向,对于涉及党的理论知识、党建活动以及党员的思想议题等,应始终保持警惕,多听多看,多问原因,避免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视而不见。面对复杂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更要善于从群众身边发现并解决好问题,不断提升党员素质,增强执政本领。需要带着批判性思维,针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真正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专注于问题本身,紧紧抓住问题的核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思考,实事求是地进行研判和解析,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解释的精确性,同时避免空对空和虚对虚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党课实效性,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接受教育。当前,在基层微型党课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要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党课的执行并未完全到位。某些单位在认知上存在差异,而在实际操作中也时常出现问题,这导致他们在教学上缺乏积极性、规范性和制度性。

其次,党的课程内容的质量并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对于“应该讲什么”和“如何讲”的准备不足,经常出现教学不够精确和有针对性的情况,难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以解释原因,思路模糊,也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点是,党的课程效果并未达到人们的期望。四是党课实效性不高。一些授课人员在准备课件时显得不够充分,他们在上课时仅仅是机械地朗读文件,并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有些党课虽然表面上看似创新,但实际上却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缺乏对党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党性原则的深入理解,呈现出一种“娱乐化”的倾向。尽管“雨过地皮干”的授课老师还未走出教室,但学员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并没有真正深入地思考和实践。

2进一步提升基层微型党课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2.1发对声的前提——逖听遐视

为了确保一堂生动有趣的高质量党课,选择恰当的主题是基础,而集思广益则是其成功的关键。在基层党校开展微型党课活动,要做到内容新颖,形式灵活,效果突出,必须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个城市已经连续八年举办了八次微型党课比赛,形成了一个“集体选题——主讲备课——集体修改——二次备课”的团队备课模式,作为一名选手,我受益匪浅。

现阶段,某省每年所举办的微型党课大赛均采纳了“同课异构”的出题模式,而如何在这一主题之下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成为了决定这堂党课品质的核心要素。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微型党课的教学实效,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选题策划、设计和实施。举个例子,我参加了2015年在全省举办的第六届微型党课大赛,其核心主题为“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为了更好地让参赛人员深入领会这一理念,邀请了来自省内各高校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宣讲团队进行专题辅导。宣讲员不仅有机会阐述“两山”理论的核心观点,还可以分享他们对“两山”发展路径的见解和理解,当然,他们也可以分享各地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措施。为了使大家能够全面了解这个题目的内涵,并能从多个角度切入,就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系统的研讨。在经历了多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后,决定采用一个故事中的三个不同的发展场景作为贯穿整个党课的核心线索,详细地解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辨证关系和深层含义,以期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和思考。

2.2发响声的关键——微言大义

传统的党课内容通常都是篇幅过长、过于理论化和形式单调的,这经常导致学生感到“讲者滔滔不绝,听者轻视”的遗憾。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种新颖独特、生动活泼的新型党课方式——微型党课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各级党组织普遍关注、群众欢迎的新事物。相较之下,微型党课最引人注目的特质便是其“微”的属性”。所谓“微”,一是时间性短,二是内容少,三是语言浅显,四是结构松散。“微”字的特点在于其长时间的存储能力,要用6分钟、超过1000字深入地阐述其含义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意味着它需要浓缩其精髓,从细节中洞察大局。另一方面表现在选材范围上,往往以某一事件为载体,而不是像大型会议那样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精准地理解切口与主题、实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策划整体布局,这些都是相当高水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知识和道理的透彻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教学内容方面,无论是历届微型党课大赛的核心主题,还是聚焦于重大政策或社会焦点问题,都经过深思熟虑,发现这些主题都是由“微”元素构成的。微者即微小之事,细者即细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如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世界。人类、国家、家、小家、我,这些元素逐层分离,逐渐缩小为“微”。微型党课既不是大道理讲多了就能吸引人听,也不完全像大道理那样简单易懂。微型党课不仅要探讨表面上看似“宏大”的理念,还需要讲述周围的“微观”故事,如果这些都是抽象的道理,那么就显得过于枯燥乏味;若只是讲故事,则显得空洞乏味。

2.3发好声的保障——返璞归真

微型党课中的“干货”指的是什么”?怎样在微时代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如何确保这一新型宣教平台仍然具有活力?聚焦核心,强化主题。实现三个“归位”是必要的”。微型党课不是简单地教党的政策文件、讲党性原则等知识,而是在用最通俗的语言传达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使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得更快更好。确保内容的适当位置,并保持其核心思想。这就要求宣讲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微型党课的核心理念是“党”,其内容不仅要与党政大纲紧密相连,还要确保用词真实反映民众的真实感受,使其成为党员和群众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只有这样,才能让微型党课真正为广大党员干部所喜闻乐见,达到预期效果。宣讲员在进行宣讲时,必须始终保持对教育的责任感和底线意识。特别是在面对当前的一些热门理论问题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知识结构和学术观点的差异,都可能导致某种程度的偏见。因此,宣讲员在进行宣讲时,绝对不能出现乍听之下似乎没有问题,但在深入分析后却站不住脚的情况。因此,一节高质量的微型党课应当具备精炼、高层次和逻辑推理的内容,这不仅体现了宣讲员在学习和逻辑推理方面的积累,还突出了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节成功的微型党课都像是作为党务工作者在进行党员思想工作时的一颗星星之火,高质量地教授微型党课能够让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如春风般滋润,悄无声息地传达其精髓。

参考文献

[1]史珍珠. 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教育学,2022-09.

[2]许天亮 ,樊晓敏. 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