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专题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专题报告

韩喆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急诊科 300170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和对照组(n=45,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最终VAS评分为3.5±1.0,低于对照组5.8±1.2(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胸痛;疼痛缓解;诊断准确率;护理满意度

急性胸痛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1]。如何及时、有效地救治急性胸痛患者,降低其死亡率,一直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其在提高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本文旨在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急性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24小时。③能够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x±s)

组别

年龄(岁)

性别(男/女)

病程(小时)

疼痛程度(VAS评分)

合并疾病数(种)

观察组

56.3±10.2

25/20

1.8±0.6

7.0±1.5

1.2±0.4

对照组

57.1±9.8

23/22

1.9±0.7

6.8±1.6

1.3±0.5

*注: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疼痛程度和合并疾病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接收与初步评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护理人员迅速进行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基本评估。分诊与等待:将患者分配到适当的诊疗区域,并根据当前等待情况进行排队。进一步检查:等待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执行医嘱: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执行相关的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措施。观察病情: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基本心理护理:提供基本的情绪支持和安慰,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记录与报告:对护理过程进行基本记录,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状况。

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初步评估: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护理人员应迅速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疼痛程度和需求。快速分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快速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诊疗区域,减少等待时间。优先处理:对于病情较重或疼痛剧烈的患者,优先给予治疗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疼痛管理: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及时给予镇痛药物或其他缓解疼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优先检查: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的患者,优先安排检查项目,缩短等待时间。优化治疗: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例如通过使用智能化的药物管理系统确保准时给药,以及减少药物错误的可能性。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提供情绪安慰、使用放松技巧或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等方法,以缓解紧张情绪。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或病情恶化等情况,确保患者安全。记录和报告: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随访和反馈: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反馈,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不断优化护理流程。

1.3观察指标

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程度是评估急性胸痛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通过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心理支持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因此,可以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的程度,以评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是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中,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以及优化检查和药物治疗等环节,旨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可以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评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比较

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最终VAS评分为3.5±1.0,低于对照组5.8±1.2(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x±s,分)

组别

例数

初始VAS评分

最终VAS评分

平均缓解时间(min)

完全缓解率(%)

部分缓解率(%)

无缓解率(%)

T值

P值

对照组

45

7.5±1.3

5.8±1.2

45.2±10.8

60.0

33.3

6.7

-1.75

0.085

观察组

45

7.4±1.2

3.5±1.0

30.5±8.5

86.7

13.3

0.0

8.765

<0.00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χ²值

P值

对照组

45

15

20

7

3

84.44

1.710

0.191

观察组

45

25

18

2

0

95.56

6.105

0.013

注:χ²值和P值是通过卡方检验计算得出。χ²值越大,P值越小,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越显著。

3讨论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指突发性胸痛,持续时间短暂,伴有呼吸急促、出汗、恶心等症状。急性胸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气胸、肋间神经痛等[3]。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胸痛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快速响应和初步评估、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多学科协作、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的改进和提升,使得急性胸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确保了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准确有效的诊疗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关注患者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及时解决问题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些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满意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伟华,邢景敏,丛薇,等.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急性胸痛抢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的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2022(28):194-196.

[2]  童晓珊,王咏梅,金建芬,等. 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胸痛中心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29(2):213-217.

[3]  龙园.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2022,41(1):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