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运用

张银燕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312000

摘要:学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确保学校日常工作高效开展。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激励制度,了解激励制度及其作用,把握激励的时机,注重不同激励方式的相互融合,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预期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把握激励时机的同时,采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等措施,真正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

关键词:激励机制;学校管理;应用;

一、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直接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第一,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深入了解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机制,能够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指导教师的日常工作行为。在激励机制的影响下,教师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的热情,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二,采用科学的激励制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由于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需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综合素养。

二、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一)注重把握激励时机

科学合理地采用激励制度在学校管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还能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要更好地发挥激励制度的效果,就需要重视把握激励的时机,在合适的时机做好前期、中期、后期激励,能够很好地强化正确的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当教师提出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想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时,学校管理者在前期要及时给予教师肯定和鼓励,针对实际情况给予一些可行性指导,增加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积极主动性;当教师开始实际实施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寻找成功之处,给予积极的肯定,对于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指出,通过事中激励确保教师能够得到快速的成长;在教学活动完成后,还要给予及时的后期激励,可以开展课程交流讨论活动,让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增加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增加教师不断成长进步的动力,同时更好地带动其他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更多的是利用奖金或是实物形式对教师进行奖励或是惩罚,是目前学校管理中常用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师行为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物质生活作为维持教师正常生存以及教师未来提升发展最为基础的条件,如果不能正常保障,那教师的教育意识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教师进行合理的物质奖励,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精神激励对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都希望通过自身的优良品质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真正实现“桃李满天下”的教育情怀。精神激励也是高职院校管理中常用的激励机制,能够很好地使教师的精神层面得到提升,主要的方式包含表扬、颁发荣誉证书、树立榜样、批评等形式。在学校的管理中,要重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只有充分结合两种激励方式的优势,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出教师的潜能、提升教育的质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要四通八达,才能创造出四通八达的社会。因此,学校管理也需要采用综合的手段,更加全面地满足教师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两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教育管理方法,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使其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三)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先得有一桶水。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安于现状是目前很多教师存在的现象,学校管理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合理地采用激励制度,解决这个问题,把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作为激励的重要目标之一,使教师能够主动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有效改进工作的方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害怕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味地采取正激励的方式给教师以肯定和赞扬,忽视了负激励的作用,导致不能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甚至还出现了反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具体的激励制度的时候,必须要科学地认识正激励与负激励,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针对教师日常教学中出现的不同场景、不同行为和想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负激励往往会让交流的双方感到不愉快,很多时候教师在受到负面的评价后,就容易对自己的工作甚至个人进行否定,在实际的工作中进入到两难的情况,因此很多学校管理者对于负激励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也导致了很多教师无法认识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真正地进步。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正确地认识负激励,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对教师进行负激励,让教师能够心态平和地看待负激励。例如,在实际评价教师的不足时,要采取就事论事的态度,不要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也不要对其进行夸大,还要帮助教师积极地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帮助教师一步一步慢慢地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管理者还要把负激励与正激励进行融合,在对教师进行批评后要及时对其进行正向的激励,帮助教师改正不足的同时,还要帮助教师走出低落的情绪,从而让教师能够正确地看待负激励,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时需要注意的是,正激励宜放大宣传范围,负激励则要选择适宜场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校管理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优化学校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学校管理者把握激励时机的同时,采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高效顺利实施,更好地达到激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炯滢.“人为根本”---浅析中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人文理念[J].智力,2022,(01):10-12.

[2] 蒋宁.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9):114-115.

[3] 赵兴荣.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0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