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汇对词性特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汇对词性特征的影响

孟凡琪

黑龙江大学

摘要: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中。本文从“‘N的V’结构”“双音节动词作定语”“‘动补+宾’结构”三个结构入手讨论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汇对词性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汇;词性特征

现代汉语词汇根据音节的数量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多音节词又可分为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等。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两个音节以上的词比较少。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单音节词数量较少,约占词语总数的10%。双音节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形式,约占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85%。这里我们只讨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对词性的影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等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一、“N的V”结构中双音节V的词性特点

“N的V结构”是指“妈妈的鼓励”“图书的出版”“成功的到来”之类的短语结构。根据N与V的关系特点可以将N分为两种情况,一是N为施事,二是N为受事。V可从音节角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V为单音节,二是V为双音节。因此,可将“N的V”结构共分成四种类型:

[N施的V双][N施的V单][N受的V双][N受的V单]

请看下面的例子:

[N施的V双]

[N施的V单]

[N受的V双]

[N受的V单]

他的哭泣

他的哭

图书的出版

图书的出

父母的关爱

父母的爱

教材的编写

教材的编

病人的死亡

病人的死

电器的维修

电器的修

孩子的微笑

孩子的笑

会议的召开

会议的开

由图表可见,[N施的V双][N施的V单][N受的V双]都合法,而[N受的V单]不合法。

王丽娟(2014)将[N的V]结构中V的韵律表现概括为:“[N施的V]中主要接受动词的双音节形式,也不排斥少数单音节形式。而[N受的V]对V的选择极其严格,只接受双音节形式,单音节形式绝不能出现。

[N的V双]进入句子充当句法成分时,请看例句:

a图书的编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b孩子的微笑是最无瑕的。

c我们非常期待会议的召开。

d他最需要父母的关爱。

由abcd可以看出[N的V双]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语义上表示一个事件。

朱德熙(1985)指出汉语的语法特征之一就是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周韧(2012)补充:“词类特征和句法成分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充当宾语和定语中心语的成分和名词特征是对应的,而充当谓语和状语中心语的成分和动词性特征是对应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N的V”结构中的双音节动词具有名词性特征。

二、双音节动词作定语时的词性特征

现代汉语里,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都可以充当定语修饰名词。但单双音节动词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时,有不同的特点。朱德熙先生在《说“的”》一书中讲到:“在汉语里,……动词必须加上“的”才能修饰名词。要是把动词直接加在名词前头造成的就不是偏正结构而是动宾结构。”如,“吃的零食”去掉“的”则变为动宾结构“吃零食”,“买的书”去掉“的”则变为动宾结构“买书”。只有两类单音节动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组成偏正结构。一类是“飞、死、来”等极少数单音节动词。可以构成“飞鸟”“死狗”。另一类是表示烹饪概念的单音节动词“烤、烧、炒”等。如“烤地瓜”“烧饼”。这类单音节动词与名词既可以组成动宾结构,也可以组成偏正结构。而双音节动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既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的”。如:

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      调查的方案——调查方案

发表的时间——发表时间      合作的范围——合作范围

从实际的语料来看,不带“的”的概率要高于带“的”的概率。也就是说,双音节动词更倾向于直接修饰名词。我们知道典型的名词所具有的句法功能: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可以直接受名词修饰;有些可以接受数量词的修饰;可以做“有”的宾语。可见,双音节动词作定语时,有很强的名词性,动作性较弱。

三、由音节数引起的“述补+宾”结构中补语词性特征的改变

  “述补+宾”结构,根据述语和补语音节的情况,可以把其标记为“述单补单+宾” “述双补单+宾” “述单补双+宾”三种类型。

1.“述单补单+宾”结构

请看例句:

e他累弯了腰。

f他喝醉了酒。

g他打完了球。

h他走进了教室。

上述四个例句中,述语分别为“累”“喝”“打”“走”,均为单音节。补语分别为“弯”“醉”“完”“进”,也均为单音节。这时的补语的意义均为其概念义,词义未发生变化,词性也未发生变化。

2.“述双补单+宾” 结构

请看例句:

i他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处。

j我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k他已经享受上了高级住宅。

l他摆脱掉了那两个酒鬼的纠缠。

上述四个例句中,述语分别为“安排”“感受”“享受”“摆脱”,均为双音节。这时,补语的读音全部轻读,且概念意义发生虚化。补语“好”“到”“上”“掉”在这时都表示“完成”,词性特征发生改变,接近于动态助词。

3.“述单补双+宾”结构

请看例句:

m他推进来一辆婴儿车。

n他搬过来一把椅子。

o他从书包里拿出来一本书。

p他想起来一件事。

上述四个例句中,述语分别为“推”“搬”“拿”“想”,均为单音节。补语分别为“进来”“过来”“出来”“起来”,均为双音节趋向动词。这时,补语的读音全部轻读,且概念义发生虚化。四个补语的词性特征接近于动态助词。

可见,“述补+宾”结构中,由于述语或补语的音节为双音节,导致了补语的词性特征发生改变,接近于动态助词。

参考文献

李晋霞.双音动词作定语时“的”隐显的制约条件[A].汉语学习,2003,(2)

张笛.关于动词直接作定语的几个问题[A].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盛紫丽,卜春凯.三音节短语中动词直接作定语的现象分析[A].科学探索,2009(9)

刘丹青.汉语形态的节律制约.南京师大学报,1993(1)

刘顺.现代汉语动词的零形式名词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1)

王丽娟.汉语两类[N的V]结构的韵律句法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014(1)

刘顺,吴新民.论语音对语法的影响与制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

周韧.“N的V”结构就是“N的N结构”.中国语文.2012(5)

董秀芳.述补带宾句式中的韵律节制.语言研究.1993(1)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