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陈雪琴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会计的处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应及时深化产教融合,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产教融合中创新性地推进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重构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价值重塑等环节。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创新

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市场和社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不仅包括专业的财会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适应工作中不同业务需求的综合实践素养。产教融合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科建设与产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也为学校培养相关学科的市场化人才提供了保障,因此,会计学科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行业面临的困境

会计行业的不是一个生产性行业,不能在企业中进行大规模培训。同时,由于财务信息的介入性和高度保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学校在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上难以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会计专业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发现很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这导致许多学生尽管拥有优秀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践培训,因此,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很难及时适应企业的要求,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对行业的发展和动态缺乏敏感性,导致淘汰率很高。

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颠覆了职业院校对会计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最终需要落实到课程中。课程内容仅源于专业领域,根据教学规律处理前沿技术点和最新市场信息后,进入课堂进行教学实施。这种类型的课程是最有活力的。

二、会计专业实践教育中的问题

实训缺乏动态协调机制,与产业结合度不高。课程尽可能地模拟工作环境,实训现场并不是真实的工作环境,面对的仍然是老师和同学,情景工作既没有区域特点,行业特点也很难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账务处理。教学实践的仿真度较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实际能力。实训课程只是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脱离生产实际,与产业结合程度不高。

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程度低。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契合度不高,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技能。随着产学合作的实施,学校更加重视实训课程,但实训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学校要与企业协商,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从实训课时到实训内容,都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学生到企业实训时,有的企业提供给学员的工作岗位与学生的职业不太匹配,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在目标过程中的实施得不到落实,课程实施质量下降。

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会计基础业务向流水线岗位转变。智能信息化时代的企业需要三类财务人才:技术型财务人才、应用型财务人才和战略咨询型财务人才。企业对这三类财务人员的需求明显不同。 面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职业院校在实施人才培养中最明显的课程设置上没有新思路。

三、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的教改实践

教学组织方式应在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基础上进行重组,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线平台对课程内容和知识进行细分,将知识模块化、智能化,让学生随时可以获取。通过平台,教师可以跟踪每个知识点的形式、出题规律以及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或题目的掌握情况,细化到测试频率、测试难度等更细致的维度。在线平台的教学组织可以完全按照教学规定和实训特点来实施。结合相关部门的在线平台,如税务平台、财务平台等,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内容只能说明问题所在,但如何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下实践课。因此,学生的一般性问题优先在在线平台上处理,而较为复杂的问题则由线下教师处理。线下模拟和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比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也可以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完成模拟训练。

学校在校内设立代理记账工作室,可以聘请有经验的公司员工作为外聘人员将真正的会计引入学校,实现校内工厂化。通过产教融合突破教学场和职业场之间的壁垒,打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培养学 生在特点时间进行参观学习,甚至进入代理记账公司顶岗实习来实现。

对学校而言,学生参与基地见习,有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 新型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相当于在高校建立了一个实训基地,类似于复合型人才的孵化器,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思考方向。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的优势资源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机构提供的记账式服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通过工作经验学习赚取工资,逐步融入社会。合作机构还以推荐的形式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就业,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工作。

对于记账公司来说,从学校引进专业的财会人员,通过搭建的平台让他们参与到企业记账服务中来,可以提高公司的整体工作水平,可以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作为业务合作伙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记账公司的影响力,增加工作量,增加收入,形成良性发展状态。形成良性发展状态。

四、结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传统的记账方式向智能化记账方式转变。本文从实际出发,总结了现代互联网对会计的影响以及小微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结合当前高校会计教育改革问题,依托人工智能背景,对高校会计教育进行智能财务教育的创新改革,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智能财务教育,促进小微企业教育,推进小微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理论课堂学习专业知识,在税务机器人实验室体验智能记账的便利,在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际小微企业工作开阔会计视野,全面开创会计科技新时代。

因此,在产教融合中,会计实践的整体结构需要跳过分立的学科,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束缚,重构实践体系。要根据行业要求和企业职业要求,整合优化课程体系,重组实训课程主轴,满足实训的要求。

[1]孟飞,储丽琴.数字经济与智能化时代财务管理专业 建设的思考[J].财务管理研究,2021(1):25-26.

[2]高霞.《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J].财会学习,2020 (28):166-168.

[3]谢琨.智能化时代智慧财务人才培养研究———以智慧 财务创新中心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2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