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单元要素,提升习作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围绕单元要素,提升习作能力

叶红星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

摘要: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通过分析课文学习革命理想,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从而引入本次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心底埋藏的心愿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要素,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学会表达,系统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单元要素、表达系统性、专项提升、补偿训练

正文: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统编教材在习作教材编排体例上注重了单元训练。单元作为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点,更加注重单元要素的引领、写作资源的整合以及习作训练的体系。教学内容均围绕特定的写作任务进行编排,从“精读课文”“阅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到“习作训练”,每个部分的目标都指向语言表达的训练。因此,习作单元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学会表达,系统性地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聚焦单元要素,找准训练目标

六年级的习作重在主题化表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实现基于学情的教学增量。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和《十六年前的服务》、《为人民服务》,一篇阅读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目的是通过学习革命理想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的方法。“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结合文章片段,通过革命者奋斗的历程体会革命理想,进一步表达他们的心愿。从而引入本次“习作例文”围绕中心意思,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心底埋藏的心愿表达出来。

首先,要注意表达的系统性。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习作,也在“围绕中心意思”“内容主次详略”上提出了要求,这也是对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进一步落实与强化。

其次,要强化习作表达的主体性。像第一单元写《家乡的风俗》提出可以发表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又如第四单元写《心愿》包含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看法与期许……清晰地提出了“表达体验、心愿、情感、看法”等关键词。

第三,要强化习作表达的交际性。如第二单元“写作品梗概”是缘于学校的征集、班级的任务、同伴的好奇等交际需要;而第四单元写《心愿》是与自己对话,与别人对话,与社会对话,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希望,提出建议,展望未来……

第四,要强化习作表达的开放性。学生写文章不再是拿起就写,而是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体验、收集、整理等过程。如写《家乡的风俗》要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写《心愿》要观览现象,体察生活,结合实际,表达情感。

二、整合课文资源,铺垫写作知识

第四单元习作《心愿》从内容上来看,看似与单元阅读文本关联性并不强,但是从习作的能力指向性却是统一的。本单元每一篇文章都传递了一份情怀,表达了一种理想。更为重要的是文章的体裁多样,多层级的框架图梳理构思,为习作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写心愿,提供了借鉴。

精读课文教学应以课文题材、表达方法为核心,结合经典片段,进行写作知识的铺垫。如,学习《古诗三首》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志向;通过学习《为人民服务》让学生体会课文怎么围绕中心“为人民服务”来安排材料的,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从不同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通过分析《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文章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方面,进一步感受人物是怎样表达心愿;通过了解本单元文章题材的特点,知道了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心底埋藏的心愿真实的表达出来。

课文学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交流平台”,分析好的开头和结尾的作用,让学生注意自己习作的开头和结尾。并根据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题目引导学生表达怎样的心愿,思考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围绕中心意思选材,并对重点部分展开练笔。首先,结合教材提供的多层级框架图梳理构思,讨论交流自己的心愿;其次,围绕心愿,思考表达方式、选取事例、列提纲;最后可以适当进行片段练习。这样,让学生深入体会选材要从不同方面着眼,力求切题、有趣和新颖的作文要求。

三、开展习作训练,进行专项提升

本次习作目标的关键点如下:

1.写清心愿产生的原因。如:是什么原因让你特别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又是什么原因让你有了要成为一名医生的理想等。(具体叙述,写清楚自己产生心愿的历程)

2.写出自己实现心愿的办法。如:想成为一名好医生,你会为实现这个理想做出怎样的努力;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瘦女孩,你又会付诸怎样的行动呢?

3.还可以写自己如果实现了心愿,会做些什么。如:你真的成为了一名老师,你会怎样去对待这份工作呢?

4.也可以展开想象,写写你理想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来表现心愿实现后的情景,产生实现心愿的动力。

5.还要思考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学会围绕中心安排材料,列提纲。)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

(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

(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详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略写)

(3)结尾呼应开头:表决心,表示一定要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这样,以前期的铺垫性训练为基础,将学生此前获得的围绕中心意思,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心底埋藏的心愿表达出来进行整合,围绕习作话题,开展精准的习作训练。

四、根据典型问题,开展补偿训练

完成单元习作之后,还要针对学生习作出现的典型而集中的问题,进一步细化补偿性训练,让写作知识更聚焦。

指导学生组内互读,看看所写的中心是什么,选材是否能够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体现中心。然后,让学生推荐组内的优秀习作,并总结组内习作的困惑,进行班级汇报。教师依据“是否围绕中心意思,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心底埋藏的心愿表达出来”展开讲评。在引导学生关注选材时,可用教材中提示的方法——“写完后,请同学读读,看看他能不能体会到你写的中心意思”,根据同伴的意见进行修改;也可以选取部分优秀习作,用结构图的形式展示中心和所选的材料。最后,学生根据同伴建议和评价表,再次修改。

在完成集中性讲评之后,教师根据个别同学的问题,开展提升性训练,并有针对性指导。结束后,教师可将本单元的优秀作品通过班级微信、海报等形式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这样才能围绕单元要素,紧紧聚焦习作任务,指导学生展开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写作知识的能力,实现学生言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