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陈荣珍

湛江市雷州市附城镇城北小学 广东 湛江 524200

摘要:语文是小学课堂中的核心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必要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小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教学质量

前言

双减政策提出了减少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语文是小学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如何在减负的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的问题。但是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对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布置是一个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的环节。有些老师觉得,只要上好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知识,那就可以随意地布置一些作业。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大部分老师都没有意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性。由于在教学中对作业设计的忽视,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第一,教师对于作业设计的观念比较传统,认为作业量与学生成绩有直接关系,往往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不懂得减负增效的道理。第二,语文书面作业多,口头阅读和动脑思考的作业少,作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第三,教师的作业评价与批改比较简单,由于语文教师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速度,往往在草草检查作业内容后,就简单地对学生作业批改。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精简设计作业

在双减的实施背景下,教育多次强调要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繁重的学习压力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作用,并对作业布置的数量进行了清楚明确的限制,因此,为了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对作业的数量进行合理的规划,精简设计作业,避免作业海战术给学生们带来的压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阅读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只用为学生每个星期安排一次阅读的作业训练,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这是让学生对阅读保持一定的新鲜感的好方法,避免学生的阅读量太大,从而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每次的阅读作业中,教师要注意作业布置质量,对作业进行仔细的批改,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从而不断提升改善作业布置的质量。

(一)分层设计作业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受到成长环境、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以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要从全局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运用因材施教的作业设计理念,分层设计作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事先了解了班上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状况后,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种层次。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要求他们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熟悉课文中的词汇,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思考其含义;而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会让学生对所学文章主题内容进行思考;当学生的语言能力处于较高的层次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主题出发,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并阅读相关的书籍进行拓展。通过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学习水平程度相关的学习任务。

(二)丰富作业设计形式

小学生的作业一般以抄写、背诵、口述为主,这些单一的作业形式常使学生感到厌倦,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布置作业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多样的语文作业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让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散出来,让他们在享受作业的过程中,也能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描述腊八粥,并了解腊八粥的食物特点。接着,教师布置一个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下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写下食物的特点以及喜欢的理由。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仔细观察生活中的食物,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通过这种趣味性的作业形式,既加强了学生与生活的紧密性,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重视作业实践性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学习。而从实际中得到的知识,也会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可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开展实践活动来设计作业,让他们结合自己生活实践来获取知识,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又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比如说,在春季来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填写手抄报,然后老师进行评价。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使得学生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去寻找春天的痕迹,与大自然接触。活动之后,学生们可以完成他们的手写报告,教师可以对学生们展示的不同的生动的春天图片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感官和体验能力得到了提高,对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

(四)优化作业评价

批改和评价学生的课外作业,是检验作业成果的有效环节。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调整自己的作业批改方式,坚持用心的批改,以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发现作业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对作业设计不断优化。

比如说,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十五夜望月》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古诗鉴赏作业,要求他们再找一首关于 "月亮 "的诗,然后比较和分析两首诗中的感情,总结分析结果。学生完成并提交作业后,教师应根据 "诗歌情感含义认识的准确性 "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准确衡量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为设计其他诗歌评价任务提供重要参考。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解决自身作业批改时间少的问题,鼓励学生以自己给自己改和同学之间互相改的方法自主参与到作业批改中,完成相对简单的作业批改。当学生完成作业批改时,教师可以基于批改结果来检查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获得清晰的教学反馈,为之后的作业设计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有效减少批改作业的时间。

总结

总而言之,作业设计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做作业来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对学生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精简设计作业、分层设计作业、丰富作业设计形式、注重作业实践性、优化作业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碧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的创新[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2023:886-888.

[2]郭兰爽.减负增效——谈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2):63-65.

[2] 叶青.“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2(2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