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王春燕

身份证号:513221198808120665

摘要: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主要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引言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发展在提高建筑品质、提升居住体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技术不到位、管理不完善、材料质量不合格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1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特点

1.1技术复杂性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包括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进行复杂的设备集成与调试工作。

1.2数据化管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管理。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智能化设备进行配置与联动,同时需要实时监测和记录相关数据,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1.3协作性强

建筑智能化工程通常需要多个专业的协同配合,包括建筑、结构、机电、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施工团队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各个专业的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配合,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2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2.1技术问题

施工人员对智能化系统安装和调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范等。对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规范问题,应加强对规范的理解和落实,并确保所有施工工作符合要求。在安装和调试智能化系统时,施工人员可能存在对设备操作不当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正确操作设备、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2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缺乏专门针对智能化工程施工的技术培训机构和课程,施工人员的智能化技术培训不够全面和系统,导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智能化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智能化工程相对较新,施工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应对各种施工问题。智能化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电气知识、网络知识、软件知识等,但很多施工人员在这些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够充分,难以进行高质量的施工工作。

2.3材料质量不稳定

智能化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不稳定的材料,由于市场监管不力,这些低质量材料流入市场,给施工质量带来风险。智能化工程材料的供应链比较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生产、运输、仓储等,如果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就容易导致材料质量不稳定。智能化工程材料的标准和认证体系相对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认证程序,难以准确评估材料的质量。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施工企业选择低价的材料,但这些低价材料往往质量不可靠,容易引发故障和安全隐患。

3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对策

3.1加强人员培训

可以建立专门的智能化工程技术培训机构,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可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培训。可以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工种和岗位的需求,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模拟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可以提供培训所需的资源和设备,如智能化工程的设备、工具、软件等。可以建立模拟实验室,提供实际操作和模拟维修等实践操作。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和培训一批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可以提供相应的证书和资格认证,对完成培训的工程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和认证,通过考核的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和资格认证,提高其智能化工程施工技能和竞争力。

3.2强化施工组织管理

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各工序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流程。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工作任务分工、施工进度计划等内容。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材料的堆放、设备的摆放、工人的安全防护等方面。建立周密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定期组织施工会议,进行施工进展的汇报和交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会议上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制定。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检查机制,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质量验收、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安全等方面。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管理,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及时更新施工图纸,对变更进行记录和审批,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图纸不一致的情况。加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设计变更、技术问题和施工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协调机制,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

3.3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监督检查。明确监督检查的内容、方式和频次,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强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监督检查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建立监督检查人员的考核制度,对检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监理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理合同要求进行监理工作。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监理人员的资质、监理合同的履行情况、监理报告的真实性等方面。加强对业主的监督检查,确保业主按照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要求履行职责。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业主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工程质量验收等方面。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施工材料的检测、检验和验收等方面。

3.4提高材料质量管理

提高材料质量管理是确保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选择具备专业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制定明确的采购标准,包括材料的技术指标、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对采购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制定材料验收的具体流程和标准,建立材料验收记录。对每批次的材料进行验收,并做好材料的标识和存储,以便跟踪和追溯。建立合理的材料存储和保护制度,包括材料的分类存放、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确保材料在存放过程中不受损坏和污染。对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使用。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及时处理材料使用中的问题。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与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建筑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监督机制。同时,技术人员应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得到满足。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确保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不断提升,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76+169.

[2]李柏寒.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7(19):52.

[3]康任炎.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7(28):131.

[4]袁新春.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策略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79-80.

[5]边建民.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