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小学书法教育,有效培养人文素养——小学书法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重视小学书法教育,有效培养人文素养——小学书法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刘烂珏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摘要: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等工具,文字编辑和录入主要依靠键盘等现代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忘记了如何写字,提笔忘字成为常态。小学阶段是教育的起步阶段,不仅仅要重视知识文化教育,更要关注习惯培养和素养提升,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练习书法,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书法学习和练习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此次研究从小学书法教育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入手,探究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书法教育实践和学生人文素养塑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育;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1 引言

教育部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小学阶段应该开设书法课程,同时指出了小学学生应该具备的书法水平,这明确了书法教育的方向,也阐释了书法教育的重要价值。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书法教育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接触优秀民族文化的宝贵机遇,在引导学生养成书法规范的同时提升书写能力,逐渐积累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这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和新型文字输入方式广泛应用的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先人用一支笔、一滴墨、一张纸书写了中华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书法展现出了古老文化的传承,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汉字的形,更要重视汉字的神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们传递人生道理,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们的道德品质。

2 小学书法教育的人素养培养价值分析

2.1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构成,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教师在小学生书法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掌握书法的书写规则,也要让学生们学会欣赏书法之美,学生们深入感知一撇一捺才能够领会汉字字正方圆的内涵和精神,将汉字的精神在生活中有效表达,激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持续优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学生接触书法的时间较短,他们往往只是觉得书法很有趣,发现用笔就能够写出汉字非常神奇,而随着学生们深入了解书法,他们对这种安静的学习方式也形成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在笔尖走过纸面时学生们逐渐放缓了生活脚步,感受着点滴笔画之美,学生们能够真切地感受中华文明的美感,了解中国人独有的规则与哲学思想。教师在书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落笔,了解汉字结构,学生们会发现同样笔画的长短不同和落笔位子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从不同角度能够感受到汉字的不同美感,教师指导学生们深入练习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书法形态美把握能力。书法不仅具有形态美的特征,同时还具备神态美的特点,人们在书写每一个汉字时都在展现自己的胸怀和情感,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总结不同人在同一个汉字书写时展现出的不同形态和神态,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态,感悟书法艺术的内涵,持续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2.2塑造学生人品修养

书法同时具有修身和养性的作用,书品和人品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认识,透过文字能够认人识人,文字将个人的思想和品行有效映射出来。例如岳飞的性格坚毅,志向高远,忠心报国,我们能够透过《满江红》的气势磅礴感受到岳飞的心境、性格和精神。中医同样提出了“以字断气”的理论,认为通过一个人的文字就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们练习书法,激活学生们练习书法的信心,培养学生们的书法学习兴趣,不断品味不同书法家创作书法作品时的状态和心态,感受书法的优美并传统传统文化。小学生们能够逐渐摆脱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束缚,纠正心浮气躁的不良习惯,在沉静中学习、思考、成长,积淀人品与修养。书法的学习和训练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学习者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努力,古代的书法家曾经留下了无数刻苦练习书法的故事和典故,这些事迹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的素材,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教师通过书法教学能够让学生们的心态逐渐沉静下来,摆脱俗世的影响,逐渐融入世界,提升耐心和持久性,坚定执着地践行自己的目标,性格和品性都将变得更加随和,这是书法对学生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

2.3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学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这可以有效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国拥有灿烂悠久的文化,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的岁月里创造出绚烂文明,文字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更是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汉字在知识传播和思想沟通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在艺术创作中形成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等风格和流派,不同的书写结构展现出不同的创作心态,最终构成了完整的书法艺术。单个笔法的起承转合或正片文字的风神气韵在点线条之间得到了完美呈现,法度变化更加复杂。汉字既孕育了中华文化,也传承了中华历史,学生们在书法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书法的艺术美,更能够体会书法背后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书法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代表。教师教授学生书法可以让学生们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精神的海纳百川,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使得学生们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

3 小学书法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路径创新

3.1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小学校园建设应该重视书法艺术的熏陶作用,坚持以笔墨书香给予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楼和校园内设立“书画园地”,充分展现出书法艺术的关键元素。学生们通过汉字历史、历代名帖、书法家故事等等经典元素能够真切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利用书法增加校园的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在校园、教室、书画长廊等等场所增加更多的书法气氛,带给学生们美的熏陶和感染,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书法学习和练习。

3.2开设书法校本课程

学校开设书法校本课程并选择优秀的书法教师负责教授学生书法,积极组织校园书法交流活动,邀请书法名家走进校园,向学生们讲解书法的发展过程,同时邀请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书法教育并共同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家校协同努力激活学生们的书法热情。学校定期组织展览活动,每个班级都会在每个月组织小小书法家的评选,班级选出的作品经过学校筛选后再书法展示区予以展览并且给予学生表彰。学校定期举办的书法文化活动能够激励学生刻苦练习,传承书法文化。

3.3文化引领教育发展

小学书法教育要深度挖掘书法文化内涵,积极探索书法的字形、字义和文字特征,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书法文化并感受书法的文化底蕴,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厚重的校园文化中体会到书法之美。教师可以将书法与琴棋茶画等其它传统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利用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书法的厚重文化底蕴,在优美典雅的文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书法技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激活学生们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参考文献

[1]赵瑾.浅谈历代书法风格的演变及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今古文创,2022(42):88-90.

[2]张磊.现代书法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学科发展趋势研究——评《书法教育学》[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20):250.

[3]朱世昕,王丽珍,胡武等.信息化时代中小学书法教育资源建设策略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8):13-16+25.

[4]公丕普.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性质和课程形态的理论反思——基于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讨论[J].书画世界,2022(0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