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适能理论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浅论体适能理论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杨宇航

苏州外国语学校 苏州市高新区 215011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文章研究了体适能理论和体育中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后续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对策。首先,简单分析了体适能基础理论内容。随后,分析了体适能理论和体育中考之间的关系,两者关系具体表现在:体育中考是体适能理论在学生阶段的外在展示;体育中考是以养成作为目标以及考试项目的设置是以体适能理论作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体适能理论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从教学方法、内容、体育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体适能理论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适能理论;体育中考;关系

1、体适能基础理论

体适能理论在诞生初期是用于对人们的健康指数进行评价,并且也是其中的重要指标,该指标最早起源于美国境内的健身俱乐部。随着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化,广义上的体适能主要是指在外界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适应能力以及人体器官对于内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狭义上的体适能则是以健康体适能、竞技体适能为主,人们最为常见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都是健康体适能的主要因素[1]。一般运动和专项体适能则是竞技体适能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看来,只有人们在具备健康体适能理论的情况下,方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良好的体适能能够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知识,并主动享受各种课外娱乐生活。竞技体适能的一般运动体适能是人们在参加各项活动时必须具备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灵敏度和爆发力,而专项体适能则是在具体参与某一项运动项目时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比如篮球投篮、弹跳能力和运球速度等都是专项体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们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过程中,是否具备良好的体适能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只有在拥有充足物质能源情况下,人们才能够有健康的体适能。在参与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展现的健康体适能便是一般运动机能的作用,运动体适能在整个体适能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将会对个人的运动能力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一般运动体适能理论的提升对于人体的运动承受力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转向技术与运动体适能二者的综合结果便是专项体适能,在人们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人们会在大脑的影响下完成各种技术操作。

2、体适能理论和体育中考的关系

2.1体育中考是体适能理论在学生阶段的展示

体育中考本就是初中体育的延伸,体育中考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我国现行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教学需要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需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体育技能和素养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和健康为先的观念[2]。总体看来,终身体育锻炼以及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与体适能理论保持一种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状态,学生在具备良好身体适能的情况下,方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人生生活的乐趣。初中生正处于观念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体育技能的状况下,逐渐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2体育中考是将养成作为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体育中考也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可以为高中学校选择在身体素质和理论知识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的学生,同时体育中考也是一种教育督促的手段,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始终存在着应试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只是单纯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向学生传授技术理论知识和技巧。但实际上,只有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较高的身体素质,方能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巧,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摆脱之前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观念。

2.3基于体适能理论设置考试项目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需要以素养项目为主,这类运动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化其训练成果,并取得相应的成绩,但这种做法仍旧会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和爆发力是人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部分地区是以这5个方面为基础设置体育项目,并且每一种素质都设置了多个运动项目,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不仅需要依靠体育中考,同时平常的学习以及锻炼对于体适能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体育中考不仅需要设置终结性考试,同时也需要设置过程性考试项目,并且过程性考试项目的分值占比要达到20%。

3、基于体适能理论下的体育教学策略

3.1改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只能够被动地跟随教师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体适能理论在体育中考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的发展,通过设计多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全面激活学生的发展主动性,保证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观念。体适能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2革新教学内容

正是因为中考体育项目设置是以体适能理论为基础设置的,同样会对教学内容的再次产生明显的影响,要求教师将运动营养、运动保健卫生等知识加入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促进教学内容体系不断扩张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理论水平逐步提高,深化学生对于体育健康的认识,促进其掌握基础的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原则[3]。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求以体适能理论概念原则作为基础设置与学生身体发展的项目,通过使用各种有氧及强度中等的运动项目,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扎实体育基础能力,并让学生长期坚持锻炼,最为常见的项目包括了健美操、舞蹈、太极拳等

3.3调整体育评价标准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课程评价都是以学生的最终体育课程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但实际上体育考试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水平进行调查,单纯使用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考察是不科学的。体适能理论的引入意味着体育教学评价工作需要全面兼顾技能和身体素质,教师需要使用科学的计量方法以及纵向、横向体系对于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客观评估。教师在体育教学评价中,不仅需要关注学习成果,更加需要关注学生教学过程的评价,以此对学生的体育水平综合进行考察,促进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概念。

总结

总体看来,体育中考作为一种具备筛选能力的考试,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已经基于体适能理论设置体育中考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要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改进,将体适能理论融入其中,确保教学内容以及运动项目能够符合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祥奎.基于体适能理论的体育锻炼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J].田径,2023(07):26-28.

[2]李剑.浅论体适能理论与体育中考的关系——以银川市体育中考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93-194.

[3]裴成禹.体育教育中“体适能”理论的应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2):16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