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小学中年级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探析

谢春芳

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  广东龙川  517300

摘要:当前,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是一个热点问题,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及目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全新教育理念,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及品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其进行品德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德育教育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但需要班主任重视学生的品质培养,以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为教育目的。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在优化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教育者的主要教育目标不再是单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全方面发展及人格的培养。德育教育成为当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学生品质得以提升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处于情感、品质、思维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对其进行品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1]。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对于外界的人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且意志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及家长应对学生引起格外的关注,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将德育融入其中,具体的做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品德表现,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小学德育教育并不理想,小学生的整体道德品质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说明了德育教育存在不足之处。有的家长过于宠溺学生,或是有的家长无暇顾及学生,缺乏对学生的教养,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道德品质发育存在不良问题。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电子设备进入到每个家庭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差,容易受到网络垃圾文化的影响,这就不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因此,要想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班主任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道德素质,尤其要充分地掌握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的消极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而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可通过表扬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发展与进步;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进行重点教育,从而指导他们走出误区,促进发展。

二、多给予鼓励和关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

小学生处于发展启蒙的阶段,在各方面都表现得不成熟,且内心更为敏感和脆弱,情绪容易波动。因此,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及家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爱。作为班主任应在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引起重视,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心[2]。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想法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心理上的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对于平时表现较为淘气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特殊的关注。如对于课堂纪律较差、不服从教师管理的学生,班主任应放弃使用批评与惩罚的手段,而是应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了解他们不良表现形成的原因,从而给予积极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约束。

三、做好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承载者。而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班主任应做好榜样,注重言传身教。对于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好模仿,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的形象与道德修养,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力,坚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长期下去,班主任自身的优秀品质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其注意到自身的道德修养并注意纠正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教育中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式,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后不是直接地呵斥,而是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的实践德育活动,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受到德育熏陶

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中应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学习,这对于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3]。因此,为了从德育的角度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应注重德育环境的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受到的德育熏陶会更加直接、更加深刻。例如,班主任可在墙壁上张贴品德修养相关的标语或是条幅,或者是在班级黑板报上抄写学生的优秀事迹,以对其他同学产生积极影响,鼓励他们向优秀学生学习。

五、开展班级活动,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维持班级的秩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4]。例如,班主任可在班级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公告栏,用作宣传班级中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去分享身边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品德的含义,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另外,班主任可定期开展与德育相关的主题班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品德在一个人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总之,在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德育教育,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关爱,并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榜样[5],对学生的品德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康露丹.优化班级管理 实施道德教育—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文学少年,2021(1):0305-0305.

[2]李斯远.素质教育下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文渊(中学版),2021(1):791.

[3]刘金莹.试论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13):0121-0123.

[4]贾东琦.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总结[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11):0274-0276.

[5]韩美香.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措施[J].东西南北:教育,2021(8):0382-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