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研究

/ 4

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研究

董梦娟 胡艺涵 龚芮

宁波大学

引言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和人类心理现象。由于流行语包含的信息因素多元,内涵丰富,关于流行语的定义界定问题一直也是广为探讨的课题。关于流行语的具体定义在中外语言研究界众说纷纭。汤浅茂雄认为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突然被众人所熟知,并且广泛使用的词语”。米川明彦则称流行语为“与时代相适应,感召色彩极强,使用范围广泛的语言”。鲁科颖、杨文全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中关于流行语作出的定义是:“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者特定的句子模式。”从以上这些论述来看,流行语的定义很难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是,无论哪种定义都强调了流行语流行的时间和范围,以及它所映射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流行语是顺应时代、又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产物。

1.1流行语兴起的原因

流行语的出现和发展与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社会面貌在多层次、多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中国实行“一国两制”,中国台湾数次派出领导人进行对大陆各地的访问活动,使得中国迎来了“中华民族统一”的新时期。在这样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新事物大量涌现,与之相伴的则是大量新型流行语的诞生。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派生了诸多新的语言表达现象和语言表达传播媒介。随着近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主等自媒体的兴起,以网民为创造以及传播主体的网络流行语的诞生与发展引人瞩目。广大的网民发动自身的主体刨造性,运用各种符号、数字、词汇以及短语形态进行创造,使得流行语形态多样、易于传播。从网络流行语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以及网络时代下网民们思想价值观的变迁。另外,从汉语本身的语言特点来说,在语言类型研究领域中,汉语时常被称作“孤立语”,因其并非通过单个词语的变化而是通过语序排列来表达含义。同时因为汉字本身的含义丰富,汉字组词灵活,现代汉语的造语能力极强。因此数量庞大的汉语流行语的不断涌现。

1.2流行语的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交流方式快速更迭的同时,人们的心理和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希望从现有的词语及词语规范中解放出来,打破那种沉闷的、古老的、拘谨的氛围,于是一些新鲜、奇特、自由、风趣的流行语被创造出来。

(1)流行语的高效性、大众性

流行语具有能够在某一群体或大众之中迅速传播并广为人知的特性。例如:“打call”、“996”等流行语在青年上班族一代中广泛传播“佛系”、“后浪”这些新兴流行语也拥有庞大的受众。由于通讯器材及相关应用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使得综艺等网络娱乐节目的热词也能迅速在社会传播。

2流行语的时效性

流行语自出现至消亡一般时间较短,具有时效性,也可被称之为阶段性。例如:“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等流行语,来自于影视娱乐作品,在流行一段时间后(如:新事物/现象的出现或影视作品下线)都会被新的流行语所替代。每年《咬文嚼字》都会公布完全不同的网络十大流行语也正说明了流行语更迭的速度之快。

3流行语的高频性

作为“流行中的语言”,流行语使用频率要高于一般词语,一段时间之内会被经常反复地使用,例如:从“沉浸式”所衍生出的以沉浸式回家”及“沉浸式吃播”为关键词的短视频在网络上也引流无数、竞相模仿,催生了一大批的网络流量和网红主播。

4流行语的新型性

流行语往往来源于新兴语,例如:“元宇宙表示在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996”反映了当下新一代IT行业的年轻人反抗不合理工作制度,追求自身权利的勇气。这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词语随着新兴平台及新兴意识的出现而大幅产生并升温,说明流行语具有新型性。


2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策略

2.1汉语流行语的日译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达奈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两种语言之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需要目的语受众在看到译文后接收到的信息与源语言受众在看到原文后接收到的信息相一致”。这种“功能对等”概念是在翻译中不要求文字表面上的字字对应,而是需要两种语言之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更加注重听或看译文的受众了解到了什么。

根据奈达的这一理论,译者要最大限度地在既符合原文意义又体现原文文化内涵的译作上下功夫,作品才能实现功能对等。在两者不能兼顾之时,采取舍弃形式对等或者以“重创”的翻译手段来再现源文语义和文化,以期达到两者功能对等的目的。在奈达翻译论看来,“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

因此,根据奈达教授的翻译理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处理就是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言再现于目的语的过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采取直译、直译+注释、意译、回译和归化译法等翻译方法,以此实现翻译内容的准确和功能对等,对于跨语言文化交际的流行热词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实践价值。

直译法: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内容和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在功能对等理论下,直译实现了源语与目的语的意义与结构的完全对等。

直译+注释法:对于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流行语,直译法无法恰当表达出词语的意思,强行直译可能会带来误解。这时,可以在直译后面加上恰当的注释,这样既有助于受众正确理解译文,也能增强对流行语所表达文化内涵的了解。

意译法:意译法是在无法找到与目的语对等的概念时,通过扼要地解释原文概念的意义进行翻译的方法。尤其是娱乐和生活领域的流行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还带有讽刺和调侃的意味。

归化译法:归化译法重视目的语的文化习惯,是指将源语本土化,使译文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回译法:有些流行语源于外来词汇,对于这类流行语可以采用回译法,有时甚至可以借助英语翻译。

2.2国内主流媒体中汉语流行语的日译比较

当前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研究的最大问题是,仅从翻译角度罗列汉语流行语日译时的方法策略,至于何种翻译方法适用于哪种流行语的翻译,对其深层规律的探究尚未出现。基于此,本文考察近五年来汉语流行语的语言特征和社会特征,对比分析《人民网(日文版)》《人民中国》《中国网(日本版)》对汉语流行语的不同译法,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挖掘适用于不同类别流行语的日译策略。

21三大媒体对流行语的日译(相同情况)

年度

流行语

三大媒体的日语翻译

类别

译法

2017

不忘初心

初心を忘れず

政经热词

直译

砥砺奋进

錬磨と奮進

政经热词

直译

共享

シェア

政经热词

回译法

気まずい

网络语

意译法

call

コール

网络语

回译法

2018

命运共同体

運命共同体

政经热词

直译法

官宣

公式発表

网络语

意译法

2019

文明互鉴

文明の相互参考

政经热词

直译法

硬核

ハードコア

网络语

回译法

××千万条,××第一条

××は数え切れないほどあるが、一番大切なのは××

网络语

归化译法

996

996(毎日午前9時から夜9時まで働き、土曜日も働く)

新造语

直译+注释法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君がどう思うかではなく、俺がどう思うかが大事

网络语

归化译法

霸凌主义

覇権主義

外来语

直译法

2020

直播带货

ライブコマース

网络语

回译法

神兽

神獣

转义语

直译法

凡尔赛文学

ベルサイユ文学

外来语、转义语

回译法

2021

赶考

力試し

政经热词

意译法

躺平

寝そべり

网络语

归化译法

破防

ガードオファ

网络语

回译法

元宇宙

メタバース

新造词

回译法

2022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現代化

政经热词

直译法

沉浸式

没入型

网络语

直译法

22三大媒体对流行语的日译(不同情况)

年度

流行

类别

人民网

(日文版)

译法

人民中国

译法

中国网

(日文版)

译法

2017

流量

转义语

パケット、ここでは人気のある有名人を指す

意译法

人気/注目の

归化译法

人気がある

归化译法

可能XXX假XXX

网络语

多分、ニセの××だった

意译法

私~かもしれない/らしくない

意译法

多分、ニセの××だった

意译法

转义语

脂ぎった

归化译法

脂っこい

归化译法

脂ぎった

归化译法

2018

锦鲤

转义语

強運の持ち主

幸せ者

錦鯉

店小二

政经热词

給仕

意译法

役に立つ役人

归化译法

店小二

直译法

教科

新造语

マニュアル通り

意译法

お手本

意译法

教科書式

直译法

认过眼神

新造语

一目見て分かった

意译法

確信した

意译法

目つき確認済

直译法

新造语

巨大児

直译法

赤ん坊のような大人

意译法

巨大ベイビー

直译法

杠精

外来语

へそ曲がり

归化译法

へそまがり

归化译法

ネット論争中毒

意译法

2019

融梗

网络语

パクリネタ

回译法

アイデアを取り込む

意译法

パクリネタ

回译法

檬精

新造语

レモンの精

直译法

嫉妬のお化け

归化译法

羨ましい

意译

2020

逆行者

政经热词

逆行者

直译

逆走者

直译法

逆行者

直译

打工人

网络语

働く人

直译法

ワーカー

回译法

賃金労働者

归化译法

内卷

转义

閉鎖的な環境で内部の激しい競争に巻き込まれる状況

意译法

内巻き

直译法

インボリューション、内側に巻き込まれる

意译

后浪

转义语

後浪

直译

後輩

归化译法

イマドキの若者

意译法

2021

鸡娃

新造语

親が子供に詰め込み教育すること

意译

やる気を注入された小学生

意译法

わが子にやる気を注ぐ

意译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政经热词

百年間なかった大変動

直译法

百年間なかった変動

直译法

過去100年になかった大変局

直译法

双减

政经热词

ダブル負担軽減

直译法

二つの軽減

直译法

2つの負担を軽減

直译法

碳达峰,碳中和

政经热词

二酸化炭素<CO2>排出量ピークアウト,カーボンニュートラル

意译法

温室効果ガス排出量のピークアウト、カーボンニュートラル

意译法

CO2排出のピークアウトとカーボンニュートラル

意译法

野性消费

新造语

ワイルドな消費

直译法

ワイルド消費

直译法

非理性的な消費行動、つまり衝動買う

意译法

2022

新赛道

政经热词

新たなサーキット

意译法

新たな競争分野

意译法

大白

转义语

ダーバイ

回译法

大白

直译法

烟火气

政经热词

活気

归化译法

活気あふれる暮らしの息吹

意译法

人間味

归化译法

天花板

转义语

トップオブ○○

回译法

天井

归化译法

限界上限

意译法

表21表22对比可以得出三大媒体对于时政、经济、科技领域流行语的日译,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其翻译方法多为直译。2022年度的时政热词流行“中国式现代化”、2021年度的时政热词流行语百年未有之大変局”,它们的日文翻译分别为“中国式現代化”、“百年間なかった大変動”2017—2022年度时政领域的流行语共计17个,其中有8个流行语的翻译是一致的。由此可时政、科技、经济领域的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内涵较为固定,在翻译时只需根据词语所指对象或内容进行准确翻译即可。相比之下,娱乐与生活领域的流行语内涵较为丰富,对其理解也因人而异,翻译起来有一定困难。词语的衍生方式上,外来词汇和句式套用的流语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三大媒体的翻译方法基本一致。如“××千万条,××第一条”“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等句子的翻译都采用了直译策略。“打call”源于日语、“硬核”和“霸凌主”源于英语,对于这些外来词汇,都直接采用了日语中既有的译词

因为网络语具有简化性、流行性、通俗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对于网络语三大媒体选择翻译的方法也更多样。大多使用回译法和归化译法。像“融梗”、“直播带货”采用回译法会被翻译成“へそま

がり”和“ライブコマース”。“躺平”,“退群”等网络语会使用归化译法。将流行语通过音译或者汉字转化为日语中的词语,使得流行语在日本本土也能被理解和接受。

对于外来语与转义语三大媒体大多也采用归化译法。例如“油腻”会翻译为“脂ぎった”或者“脂ぎった”。“杠精”会被翻译为“へそ曲がり”。

意译法则根据流行语的意思进行灵活翻译,用符合日本文化和语境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含义。例如,"尬"翻译为"気まずい",传达出尴尬的意思。意译法多用于转义词、新造语和政经热词当中。

直译+注释法,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复杂的译文,加上了注释来对流行语进行附加解释。例如,“996”翻译为“996 (毎日午前9時から夜9時まで働き、土曜日も働く)”。

总体来说,翻译流行语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标受众进行灵活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保持流行语的原意和流行感。

3汉语流行语日译研究的意义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是社会的观察哨,它聚焦了社会热点,展现了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一代人的追求。时效性高,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并且能够直接迅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像“烟火气”等词语就形象地反映出中国人独有的生活乐趣和交际热情。当然,流行语不仅出现在娱乐日常传播上,还体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像“碳达峰,碳中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这类政经热词简明扼要地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卷”、“双减”、“后浪”则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在教育领域不断尝试的改革和完善,“小康”、“直播带货”、“中国式现代化”更是体现出了在新兴技术助力下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常态”。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所以翻译好这类词汇,让我国文化更好的传播显得尤其重要。

时代的发展“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瞬息万变的流行语似乎满足了人们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正确使用,择优使用网络流行语尤为重要。同时流行语作为重要的媒介,起到了桥梁作用。然而,流行语不同于其他的词汇,由于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收录在已出版的词典中。当下汉语流行语中有一部分词汇所蕴含的信息及文化内涵让日本人很难理解这对中日间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因此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研究很有必要。功能对等理论是极为重要的翻译理论,将理论运用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流行热词的日语翻译中,实时又恰当地向日本人民传达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点,同时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增强文化意识,有效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的目的

4结语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或制约作用,反过来要学好某国语言必须对该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文化表现出来的语言。为此,我们既要精通两国文化,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又要使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最真实的中国形象。我们可以借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研究走出国门,通过我们的讲述将它们和中国故事链接起来,让世界惊叹于语言的奥妙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我们自觉承担起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的责任,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对外输送着来自东方的古老却历久弥新的智慧,向世界展现文明风采的同时,也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中熠熠生辉。

历史的风云吹不散民族的凝聚力,时代的浪花冲不走文明的符号,流行语创造出无形之力,助力中国砥砺前行。翻译好汉语流行语,以文化铸魂,借语言逐梦,在世界舞台上落落大方地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发出我们的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白雪,薄红昕.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中日流行语翻译探究[J].文教资料,2018(10):26-27.

【2】王丹婷,张正军.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汉语新词日译研究——以“人民网”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0):151-154.

【3】付玉帅.汉语流行语的日译研究——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基础[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4】洪洁.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流行语日译研究[J].现代语文,2021(01):82-86.

【5】王芳芳.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流行语日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6】邱建钰.基于功能对等论的新流行热词日译优化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3):73-76.DOI:10.13970/j.cnki.nbjyxyxb.2019.03.019.

【7】刘树慧. 《ことばと文化》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大学,2022.DOI:10.27103/d.cnki.ghebu.2022.0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