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徐海涛

重庆市忠县中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的精力、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讨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对知识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尽可能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层面上进行指导,去揭示问题的本质,要重视对学习方法的讲解与分析。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水平,需要教师将课程开展得更加高效,这样学生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教学的内容,才会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使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一、从教师方面入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作为学生前方道路上的明灯,需要给学生好的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使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好。数学教学一直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非常多的内容,所以更应该有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高中学习,是为了高考做铺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学习状态,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还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进行改变,使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增加,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好的学习。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需要改变教学思想,旧思想已经不能够跟上学生的改变。要使学生能够有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有高效课堂的意识,同时还需要积极地去创建高效课堂。在进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认知自己的情况,不能够产生个人主义,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明确地知道学生的定位,这样在教学中才不会出现位置颠倒的情况。不能够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样是不公平的,应该努力地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使学生能够喜欢上学习数学,使学生对于数学产生好奇心,这样在进行教学时,数学教学课堂开展也会更加顺利,也会使课堂效率更高。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减少困难,从而使学生更加愿意去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开展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数学能够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将生活引进数学课堂,使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发现其实我们身边处处都存在着数学内容,这样就会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将数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解决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这样就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高中数学学习中。

二、从学生方面入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没有学生何谈教学。课堂提问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也起到着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应该老是重复“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而应该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积极倡导“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的互动模式。这样做,既能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又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生成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完等差数列的定义后,有同学便顺藤摸瓜地问道:教师,既然有等差数列,是否有等和数列、等积数列和等商数列呢?这样的提问,不仅让学生牢牢抓住了定义的本质,而且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的发展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合理、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例题要少而精,要有代表性。提倡先做后讲,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动笔,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路,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学会放手,“保姆式”的教师是最要不得的。选择课堂例题,还要考虑互动,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题,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体验;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最后学生自己总结解题经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分析错因,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真正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做到真正地理解学生。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红.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剖析[J].学周刊,2021(01):35-36.

[2]曹小琴.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20(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