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初探

马林文

井研县马踏镇黄钵初级中学校,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613106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也逐渐提高,初中生对自己的人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思考及规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成功了一步,跟理想的距离就更进了一步。教师要深入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创新与应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关键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方向、内涵得到了全新定义。在新时代的召唤之下,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积累更多有效的教学经验,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教育学生,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水平,将自己奉献在农村教育事业之中,从而帮助农村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思维,实现更好的发展。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仍主要使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地讲解知识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难以高效吸收课程知识。长此以往,甚至可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厌恶心理,而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下,教学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2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2.1将农村事件引入课堂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的学科,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整合利用课程资源。部分农村教师上课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显然是不够的,其实,乡土知识、影视作品、时政新闻,以及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开展“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为学生引入一个关于村民纠纷事件的案例,真实发生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案例讨论,在真实的生活事件教学中,通过分析及法律条文查询,学生可以提高探求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2.2深入挖掘学科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是融合思想、政治、科学、理论、实践于一体的理论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辩证地学习道德与法律,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农村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国家振兴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农村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只有农村教育发展了,国家教育才真正能强大起来,从而让学生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并利用以上优势,深入研究、挖掘教材,结合农村实际,开展走访、调查、实践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实物、网络、生活、家庭等多种资源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实际情况,学会结合课本里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现状的方案,助力乡村振兴。这种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方式让课堂内容更有魅力、课堂氛围更具活力。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自然高涨。

2.3开展课堂情境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可给予学生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可利用情境课堂完成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点的有效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成对情境项目科学、合理的应用,结合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完成对知识点的有效总结与探究。教师设置的情境应当具备引导性、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过程。例如,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一位妈妈给孩子买了过期的牛奶,结果孩子喝了肚子疼,去医院看了医生才没事。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有的孩子甚至有亲身的经历,我们讨论的重点是是否维权的问题。视频中分成了两种情况,妈妈说这是小事,不去维权了;另一种情况是妈妈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出售过期奶的商家进行赔偿。学生们对这个事件讨论的很热烈,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具有法律意识,教师要从生活中的事件出发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2]

2.4利用多媒体手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增加课堂上多媒体使用的比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不同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教师可将课本上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换成生动有趣的小视频,这样能够迎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从而把课本书面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立体。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网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之下,学生各抒己见,在小组讨论环节发表自身的见解与想法。某个小组学生结合双十一购物节现象开展讨论,最终得出双十一期间很多东西都是先涨价后降价,因此表面上买到了便宜的物品,其实很多东西甚至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当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入本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各种生活现象

[3]

2.5加强家校协同

农村初中学生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冲击无法避免。一是部分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个别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家长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身不良嗜好影响子女;一些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也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初中生处于思想的成长期和叛逆期,还缺乏理性判断,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是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农村家庭的实际。道法课教师可以有效利用面对面家访、微信电话沟通、落地式家长学校读书活动、班级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充分交流,及时沟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长。

2.6创新教学评价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使命意识。为了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教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与自我发展需求,更好地完善与创新课堂评价体系,在课堂中进行评价时,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批评或指正外,还要注重分析学生的优势,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到改正缺点,保持优点,让学生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进行学习[4]

结束语

我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道德教育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决不能忽视的问题。要提高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方法,整合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开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广阔空间,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韦善健.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1(13):223.

[2]臧小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9(13):64-65.

[3]黄美创.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上好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J].读与写,2020,17(7):38.

[4]薛亚玲.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