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科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踝关节骨科的护理

姜楠  江国英  吴顺敏  王慧慧

解放军第96601部队医院外二科病区  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行骨科手术治疗的72例踝关节骨折病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踝关节骨折肿胀程度、疼痛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踝关节骨折肿胀、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病人的满意度为83.33%,比观察组97.22%,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8%和13.89%。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增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临床护理路径;

一、引言

踝关节包括踝关节(踝关节内外)、距骨及其周围肌肉。外踝在内踝前方1厘米,其关节也比内踝长1厘米。下胫腓段由前、后胫腓韧带、横向胫腓韧带和胫腓骨间韧带连接;离骨在踝关节的中部,内侧和外侧都有韧带的保护,前外侧的软组织被伸肌腱强化。所谓前踝,准确的说是胫骨前缘。骨骺朝腓侧突出,它与从踝关节侧向到侧向保护的骨骼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从外部覆盖踝关节上方的远端腓骨。胫骨外侧踝是胫骨下端关节顶部的延伸部分,也称为“第三踝”。

踝关节活动主要表现为:①背伸、跖屈在横轴周围活动;②内旋和外旋在竖直轴线上的活动;③内翻和外翻运动在矢状轴线周围进行。当踝关节跖屈曲时,脚掌内侧缘升高,外侧缘下降,脚趾尖端向内,称为“后旋”;脚掌后伸时,脚掌的外侧边缘升高,内侧边缘下降,脚趾尖端朝外,这就是所谓的“前旋”。踝关节跖屈、背伸的活动范围在50~60°之间,跖屈的平均为23~56°,背伸的平均为13~33°。有学者指出,踝关节的后伸时踝穴并不一定都变得更宽,但是在跖屈的时候,踝关节的宽度会变得更小。其实,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脚部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关于踝关节的生理活动和在无负荷和负重时的区别,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72名踝部骨折病人,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并将其随机分成36名和36名观察组。对照组20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19~74岁之间,年龄为40.25~4.53;其中17名病人为三踝骨折,10名为外踝骨折,9名为内踝骨折;对照组21名男性和1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0-75岁(41.16-4.48);其中18名病人为三踝骨折,9名为外踝骨折,9名为内踝骨折;入选条件: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同意参与许可协议的审查和签署;没有沟通的患者。包括状态:不包括语言歧义、认知心理学、意识和心理史。两组在一般数据(P>0.05)和可比结果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指导病人按时服药,指导功能锻炼和膳食指导。观察组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路径:1)建立临床路径团队。护士长为组长,负责开展护理团队的岗前训练,并认真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及实施过程。(2)在住院期间,积极与病人和家属进行交流,积极向病人介绍医院的环境、设备、医生等,并向病人讲解手术的操作步骤,根据护理工作的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科学、规范、合理的护理体系,包括临床诊断、伤口治疗、心理护理等。使病人能够全面理解护理内容,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住院的第二天。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护士要根据病人的个性、文化程度,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宣传,并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在情绪低落、紧张的患者,要多鼓励患者进行交流,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4)当天的手术。观察病人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指标,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与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6)手术后1~3天。将病人的患肢抬起,每隔2小时给病人做一次翻转,同时适当的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安排病人进行相应的肌肉收缩运动。(7)手术后4~7天。要引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比如适当的屈伸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等康复后再下床。(8)关于出院的指示。在出院前,要告诉病人有关药物的用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提醒病人在出院后要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练,定期到医院复查。

(三)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两组踝关节骨折的肿胀和疼痛。术后4周,观察两组骨折部位肿胀情况,按四级评分。分数是0~3。分数越高,肿胀越重;通过视力(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0-10分表示疼痛,0-100分表示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2)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骨科满意度问卷(包括满意度、满意度、不满意度、满意度=满意度)/患者总数××100。

(四)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PSS 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组踝关节骨折处肿胀程度、疼痛情况对比

治疗前后踝关节骨折的肿胀、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踝关节骨折肿胀、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请参阅表格1。

表1两组肿胀程度和疼痛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骨折处肿胀程度

VAS 评分

护理前

护理4周后

护理前

护理4周后

观察组

36

1.91±0.58

45±0.09

6.52±1.71

2.32±0.81

对照组

36

1.89±0.54

68±0.15

6.47±1.69

3.14±1.23

t值

0.168

5.172

0.816

5.827

>0.05

<0.05

>0.05

<0.05

(二)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低于观察组的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6

23( 63.89)

12( 33.33)

1(2.78)

35( 97.22)

对照组

36

19(52.78)

11( 30.56)

6(16.67)

30(83.33)

4.063

Р值

<0.05

(三)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1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直,并发症发生率2.78%;结果:1例患者出现感染,3例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13.89%的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x2=4.025, P<0.05)。

四、讨论

根据患者的教育水平,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训练,帮助患者或其家属学习静脉内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学习静脉内留置针适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护理知识。为了避免穿刺部位过度的运动,要使用静脉留置针告诉患者。测量血压及抽取血液样品时,应避免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减少导管阻塞的发生,不要让静脉留置针的侧肢长时间垂下。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活动,减少肢体运动或外力拉动拘留针,将拘留针插入血管前后移动,破坏血管内皮,引起静脉炎。为病人提供合理的饮食,告知营养失调或低免疫,注意营养辅助食品,提高抵抗力,改善身体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能力和抗炎症反应,减少导管阻塞或静脉炎的比例。

结  论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骨折,在所有的病人中,大约有3.92%的比例,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如果出现了什么意外,对家庭的生活和经济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病人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通过抬高患肢,适当的制动,合理的冷敷,限制踝关节的运动,可以缓解局部的疼痛和肿胀,配合术后的功能锻炼,可以达到让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段美玲,刘小凤.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5):121.

[2]黄芬.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9(84):120.

[3]佘咏娟.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2,6(29):95+98..

[4]陈玉如.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1,6(24):126-127.

[5]陈迎.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1,8(0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