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废旧资源运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废旧资源运用探讨

尹丹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对于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可持续运行来说,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丰富感知策略、科学评价策略,还是合理介入策略、因势利导策略都能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幼儿园手工活动提供不容忽视的关键性保障。换言之,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手工活动开展的风向标。以此为背景,本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着重思考幼儿园手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落实,为幼儿踊跃参与手工活动、提升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手工制作;废旧资源

开展美术活动是落实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材料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推动美术活动有序开展的物质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存在于他的手指尖上。幼儿可在亲手操作各种材料的过程中,获得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刺激,其思维、认知、创造等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发展。将废旧材料运用与幼儿美术活动中,不仅可拓宽美术材料的使用范围,丰富活动开展形式,还能为幼儿带来更多新鲜的体验和感受,使其产生主动去操作各种材料的意愿。

一、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教师指导原则

(一)指导方式的多元探索原则

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园手工活动时需要充分注重指导方式的多元化探索,避免单一化、陈旧化的指导方式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从指导方式角度来说,指导方式中的多元探索原则是幼儿园手工活动教师指导原则的重要体现。幼儿的年龄普遍偏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于手工活动的参与大多受到兴趣的支配。受此影响,幼儿教师如果拘泥于传统化、单一化的指导方式,不在指导方式上进行多样化、趣味化的尝试,很容易降低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弱化了幼儿园手工活动的效果,也导致教师的指导作用降低。

指导方式的多元探索原则主要强调教师指导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多样性,幼儿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手工活动特点等内容逐步呈现出趋于多元的有效探索思考,多元探索原则的落实对教师指导策略的丰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站在幼儿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符合的幼儿年龄特点,调动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二)指导过程的师幼互动原则

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教师指导原则还体现在指导过程的师幼互动原则之上。教师对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幼儿行为进行指导并不是单向的,不能一味地强调教师对于幼儿的指导权利与义务,却忽视幼儿对教师指导的反馈与思考。只有将幼儿教师到幼儿的正向互动与从幼儿到幼儿教师的反向互动相结合,形成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师幼双向互动,才能真正凸显出教师的指导成效,让幼儿园手工活动在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循序渐进开展。

师幼互动原则逐步落实到幼儿园手工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归根结底是对拘泥于“幼儿教师——幼儿”单向互动的某种驳斥,借助师幼互动的具体方式赋予幼儿更多的主动性,幼儿无论在手工活动中遇到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疑惑时都可以主动与幼儿教师建立有效联系,获得来自幼儿教师的合理引导,以此为基础凸显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教师指导实施成效。

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师幼互动为幼儿园手工活动的教师指导过程形成了有利的保障,有助于幼儿教师摆正自己的指导者角色定位,让幼儿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在接受教师指导中起到答疑解惑优化幼儿园手工活动的作用。

二、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一)指导幼儿搜集和整理废旧材料

幼儿的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多种多样,为美术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支撑,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针对性地运用废旧材料成为一大重点和难点,如果选用的废旧材料缺乏适用性和科学性,则势必影响到最终的美术活动成效。幼儿教师要清楚意识到一点,幼儿因为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特殊性,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引导,幼儿会因为缺乏目标和方向而无法正确选用废旧材料,后续的美术活动成效势必受到影响。所以,为确保幼儿美术活动的高质量进行,幼儿教师要做的便是引导幼儿搜集和整理废旧材料,确保他们始终都可以运用最佳的废旧材料。在指导幼儿搜集和整理废旧材料时,幼儿教师要对美术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确保可以明确美术教学目标,以此增强幼儿搜集和整理废旧材料的目的性。比如,在选用废旧水瓶时,务必指导幼儿选用硬质的塑料瓶,或者是软质的塑料水瓶,而不能选用玻璃水瓶。又如,在进行美术塑型活动时,幼儿教师不仅应该指导幼儿选用正确的废旧材料,还应该训练他们的废旧材料整合运用意识,制作纸浆时,可以将旧报纸和木胶相结合,更好地做到合理利用旧材料。

比如,在“可爱的小动物”手工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纸杯、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将纸杯剪裁、折叠,并用彩纸进行装饰,制作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认真观察纸杯等材料的形状、大小、颜色,体会材料的不同性质,学习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之后,幼儿运用剪刀进行剪裁和折叠,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锻炼了手部动作技能,还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一次颜色混合实验手工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颜色的颜料,幼儿需将这些颜料混合出其他颜色。活动中,幼儿首先会在脑海中设定一种自己想要的颜色,之后将需要的颜料混合起来,通过逐步调配颜料用量的方式完成自己想要的颜色。这种心手合一的实践活动,能使幼儿将内心意愿转化为手部动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实施科学评价策略,完善教师指导成效

教师指导策略中的科学评价策略是从教师的角度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参与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实施策略。科学评价策略是提升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展现教师指导成效的关键策略,也是幼儿教师发挥自身专业性指导作用的关键。

教师指导策略中的科学评价策略的具体实施主要在于,首先,幼儿教师继续完善评价过程,注重评价的客观性、生本化,以幼儿为本,站在幼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注重科学评价的教师态度和评价方式,以引导鼓励为主,适度纠正为辅,让广大幼儿在参与幼儿园手工活动时既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够肯定自己的长处,让科学评价与教师指导成效彼此相连。其次,幼儿教师将幼儿自我评价、幼儿对其他幼儿的评价、幼儿家长对子女的评价都纳入科学评价策略范畴之中,丰富评价主体,让幼儿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也让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手工活动的科学评价过程之中,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

科学评价策略并不会局限在教师的评价之上,而是将同学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乃至幼儿园管理层的评价、社会评价等一系列评价方法都融入其中,展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过程的全面化优势,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手工活动之中。

(三)合力同行共享喜悦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团队合作的手工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支持的精神。

例如,在一次大型拼图手工活动中,班级幼儿被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合作完成拼图的不同部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拼图的整体布局和每个小组的任务分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幼儿相互协作、共享资源,不断尝试和调整,最终完成了整个拼图。

在手工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成果展示,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每个幼儿可以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同时,教师也鼓励其他幼儿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美。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感受到共同努力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积极推进具有差异化、层次化教师指导策略的有力实施,对于幼儿积极参与手工活动,助力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广大幼儿教师在遵循指导方式的多元探索原则、指导过程的师幼互动原则、指导效果的反馈调整原则前提下,从实施丰富感知策略,展现教师指导技巧;实施科学评价策略,完善教师指导成效;实施合理介入策略,培养手工创造能力;实施因势利导策略,凸显幼儿个性差异等出发,不断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细化教师指导策略,积极推进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爽.幼儿园中班手工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长春:吉林外国语大学,2022.

[2] 陈金玲.5—6岁幼儿手工活动中教师指导研究[J].教育观察,2021(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