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亘古的青松——浅谈文化的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1

穿越亘古的青松——浅谈文化的传承

王鹏

永吉县第十中学132200

松,自古常青,承载着岁月的风霜,轮回着斗转的星移,被诗人青睐,被世人称颂,一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久远悠长,穿越亘古,传承至今……

在西方辞书中,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精神图腾等等等等。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价值连城甚至不可估量的国家财富。身为中国人,自然是身在祖国挚爱故土,身在异乡痴恋国门,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都珍视着文明古国光辉灿烂的千年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热爱祖国,每一位华人都愿意传承中国文化。 

在我的心中,文化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却总是在精神之河中缓缓流淌的涓流,它绵长深远,却泾渭分明。当大韩民国申遗端午节新闻爆出时,中国人民沸腾了。我国有历史渊源的传统节日为何会一时间“遭抢”,颠覆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made  in  China”?我想,正如我自己的愤怒一样,身为中国人,当文化活在心中脑海,我们以她为荣;当我们的文化财富被人掠夺,任谁都不会心如止水不闻不问吧。不过事后有专家出来解释,韩国申遗的是端午祭,无论是名字还是内容,都跟中国的端午节没有任何关系,也并不意味着端午节从此变成了韩国制造。不过可喜的是,我们的文化土壤,孕育的不仅仅是千古文明,更是国人时刻准备着表露给世人的一腔爱国情怀。

从我们的节假日安排以及相关旅游项目即可看出,我国的文化正渗透于生活,显化于经济,扎根于历史。这就是一种对文化的巩固,对内涵的传承。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更不应被遗忘,所以在俯拾即是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面前,中国人的自尊心及爱国情应该强大无比,让中国文化成为一种图腾,令世人心向往之,意传承之。

说到这里,便想起了一个人——林徽因。我对于她的佩服也是从她全力庇护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开始的。1953,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毁于一旦而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之后不久肺病严重的林徽因也与吴晗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虽然牌楼今日早已随著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为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为什么她会拼尽全力甚至不惜得罪市长来保护牌楼街?因为在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很难现象,在战争中都能保留的历史文化古迹,在21世纪却被城市化活生生的拆掉了,林徽因拼命保护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最后的结果势必令她痛心。虽然古迹不在,但是林梁夫妇二人为了保护他们视为生命一般宝贵的文化遗存所做出的努力,一直在激荡着我的,和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所以当央视开始播放《舌尖上的中国》,当人们开始谈论《中国成语大会》,当孩子们开始问询丝绸之路,当董卿开始吟诵唐诗宋词,当每一个中国人都注意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诗词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等等等时,那份沉甸甸的爱国情愫已悄然在华夏大地发芽,开花,结果。。。。。。

传承的,是文化;沿袭的,是精髓;铸就的,是中国心;承载的,是爱国情。这棵穿越古今的参天青松,是文化,是历史,更是国魂。忽然想起《诗经· 小雅》中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然我只是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但是如我般对于祖国文化拥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的爱国青年应该遍布华夏大地,我尊重并热爱祖国文化,就像一首诗中写的一样:“当我用手去阻挡北风,当我站到了峡谷之间,我想他们会向我围拢,会来看我灯一样的语言”,会来听我火一样的声音——无问前路,不提远道,我亲爱的祖国文化,循着历史的车轮行进,无畏风雨,传承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