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研究

聂林

甘孜县教育和体育局;四川省  甘孜州 6267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对事物的认知,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上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法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上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教学,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完全了解知识点,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创建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为老师们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在老师创建的问题情景中,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学习热情,增强自己对知识要点的了解。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情景的创设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对其进行探索和解决。

1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数学课堂过于枯燥,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小学数学课程中有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方法,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如果创新教学模式,同样的数学问题虽然还是一样的难度,但是学习过程会变得有趣起来,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会自主进行数学学习。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如果制作出有趣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将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可以收获更多乐趣,能更好地吸收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教学水平可以得到大大提高。

1.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遇到问题时,一个人的思路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与其他人共同合作、展开探讨,充分学习他人的解题思路,将其思路与自身想法融合,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因为如此,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需要不断思考,在解决问题时积极主动参与他人的探究讨论,以此激发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在合作中理清思路并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形成思考问题的氛围,以此创设适宜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是不断培养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最有力手段。通过这样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从而不断依托团队力量促进学生自身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2.1紧扣教学内容去进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情景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选择在学生刚刚接触到数学知识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固定,他们会慢慢接受老师的指导,从而去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而且,因为学生没有太多接触过数学,因此,在进行问题情景创设的时候,老师们要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重点,绝对不能离开原来的教科书,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否则,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坏的印象。另外,紧扣数学内容也能让学生根据课本所学来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容易。

2.2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有关课堂内容的游戏活动,将游戏活动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以此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主要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在游戏的愉悦感中接受课堂知识,提升课堂质量,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述“鸡兔同笼”问题之前,将学生进行分组,班级中的一半学生扮演鸡,另一半学生扮演兔。在学生准备好后,教师喊出任意一个数字作为腿数,学生在教师喊出数字后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符合数字的团队。在几轮游戏过后,教师就需要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12条腿可以由多少只鸡多少只兔组成?”这时,学生就会依据课前的游戏经验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讲述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的规律后,教师可以抓住机会,把握学生现阶段不断活跃的思维向学生提问:“在一个笼子中有鸡兔35只,一共有94条腿,请同学们思考一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教师通过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快速思考的反应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2.3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将竞赛性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出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普遍不成熟,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除了要讲授课本上的内容,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清楚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小学生好胜心强,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创设竞赛性的问题情境,在课上设置比赛活动,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让学生能热情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平均数”部分内容讲解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跳绳比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派代表参赛,将每组的跳绳个数和时间记录下来。学生会踊跃参与到比赛中,都想为本组赢得比赛,在算出每个小组的总数后,可以提出问题如何计算本组的平均数,让学生了解平均数是跳绳总数和参赛人员的商。通过创设竞赛式情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真正感悟知识的含义。面对数学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试着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2.4增强教师对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理解

由于数学的思维逻辑性,在创设问题情景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利用问题情景来扩展知识,使学生能够从个到类进行联想。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对问题情景创设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且要清晰认识到,有效的问题情景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并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基础的数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通过知识点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并且能够增强对知识的延展性,从而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老师也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展开言传身教,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让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不再只是简单重复教科书内容,而是利用问题情景的创造,使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使原本复杂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结束语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既能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体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实际、学生兴趣、游戏活动、思考能力等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以适应课程标准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森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7):65-66.

[2]王春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86.

[3]夏延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