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

陈真杰1,文书路2

1、老河口市教研室  2、老河口市洪山嘴小学

摘要:“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了劳动教育对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关键词:劳动;实践;励心智;促成长

近年来,老河口市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新时代教育背景,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新型劳动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综合育人价值,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一、领导重视,深刻把握劳动教育内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信息技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体现了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河口市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教研室以“三个到位”为抓手,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一是制度到位。为了保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老河口市教研室制定了《老河口市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十项措施》,拟定了《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并在全市中小学印发,指导各校开展劳动教育,统筹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二是研究到位。每年定期组织各校劳动教育负责人召开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劳动教育的重点。三是保障到位。确保经费、课程、人员、评价等保障体系切实到位有效。

二、多措并举,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落实

(一)开展多形式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老河口市教育局通过对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劳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一是邀请专家现场指导。邀请教育部督导评估专家,省教育厅林水洲教授现场指导我市孟楼小学劳动教育,通过现场思想碰撞,教师们对“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课程编写的五要素”、“学校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二是采取线上与线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先后组织劳动教育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教师观看学习由省教科院召开的《湖北省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腾讯视频研讨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等线上活动,覆盖了我市90%以上的劳动教育教师;派出30位左右的劳动教育从业人员赴武汉、襄阳等地汲取先进经验,总结优秀做法并在老河口市各中小学推广应用。老河口市教研室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定时定点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讨会,及时解决教师们的疑惑和授课中出现的问题,每次研讨会都要求做到“理论站位准确,交流内容真实,内容有特色,反思有深度”。

(二)搭建平台,为劳动教育持续赋能

鉴于劳动教育兼职教师较多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劳动教师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劳动教育持续赋能。老河口市教研室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给劳动教师提供分享、交流、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是开展劳动教育好课堂课例评选活动。活动共收到中小学48节课例,其中小学组41节,初中组7节,涵盖校园服务劳动、生活技能劳动、农场劳动、志愿服务劳动、设计制作劳动等方面,题材丰富,创意精彩,活动后为优秀课例教师颁发优质课证书。

二是及时收集整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通过鼓励教师撰写劳动教育教学案例和学习心得体会,录制劳动教育精品课等方式,收集整理自己的教学成果,促进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力争发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劳动教育骨干教师。

(三)把劳动实践作为双减突破口

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遵循“劳动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各学校把劳动教育融入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一是制定了详尽的幼儿园、小学(低段、中段、高段)、中学劳动教育清单。学校根据情况安排学生每周都要完成适量的劳动作业,家长督促并将孩子劳动的场景拍照发给班主任老师。二是学校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告家长书。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阐明劳动教育的意义,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家校劳动教育合力。

三、因地制宜,力创劳动教育特色

学校有菜园、校外有农田、家里有劳动学习......老河口市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发了一大批符合自身学校特质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打造了多个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一)开心农场篇:为了让孩子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体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老河口市中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资源,开设“开心农场”劳动实践基地。

老河口实验小学:该校制定了劳动教育基地实施方案,明确各学段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结合植树节、劳动节等节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每班负责一块种植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到种植基地施肥除草等,通过现场劳动种植,感受农业生产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价值观。

孟楼小学: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和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教育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课的制作材料。学校配备劳动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保障“开心农场”发挥最大作用。

(二)日常生活篇: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习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真切体验到“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的含义,把“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敬劳动者”的思想扎根在劳动的过程之中。

光未然小学:学校围绕“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各年级根据学段特点,定期开展各项日常生活劳动。先后组织开展了1-3年级“我是劳动小能手”评比活动,4-6年级“烹饪比赛”等活动,并且制定了日常生活劳动清单,鼓励学生在班级群中晒自己的家务劳动照片,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最光荣。

洪山嘴小学:学校为了使学生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坚持固化下来,每到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假期自我管理表》,分别从学习、休息、做家务、户外锻炼等方面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创新艺术篇:把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教育的过程,增进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了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热爱劳动的热情,树立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老河口市第八小学:利用本土资源,开设“木版年画活动室”,成立“木版年画社团”,邀请非遗传承人陈义文先生的孙子陈洪斌老师授课,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木版年画社团课程安排的有线版印刷、半印半画、套色印刷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木版年画引领学生走进古老的雕版印刷时光,触摸民族文化的文脉,学习并体验刻、画、印传统工艺,做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者、传播者,树立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袁冲小学:学校通过开设劳动“第二课堂”,发挥学校教师特长,每周开展特色手工制作、十字绣、剪纸艺术等课程,组织开展“编织中国结”劳动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匠心意识。

(四)劳动与科技篇:劳动教育与科学技术融合,符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特点,挖掘孩子的创新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学生们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老河口市教育局坚持以“突出发展艺体教育”为载体,通过劳动教育与科技结合,开展青少年科技节。

第四小学:学校成立了编程社团和无人机社团,编程社团邀请的本校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社团负责人,无人机社团邀请校外无人机俱乐部专业人士,利用每周三下午托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目前为止,该校的编程和无人机都已在省、市级甚至国家级比赛中获得过荣誉,劳动教育与科技的结合,已然成为该校闪亮的名片。

(五)幼儿篇:幼儿园劳动教育通过孩子们喜欢、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体验中,引导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园所劳动,培养服务他人的合作意识。

中心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小班以“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自理能力活动,中班以“我是快乐小帮手”,大班以“爸爸妈妈真辛苦”等活动为抓手,联合校食堂开展“我劳动,我光荣”的剥豆豆比赛,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教育目标,培养幼儿“人人都要劳动,劳动最光荣”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