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选矿及检验工艺流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金矿选矿及检验工艺流程研究

李瑜

山东国环固废创新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  招远  265400

摘要:当前,矿业市场由繁荣进入低迷,因此,开拓非传统、先进的采矿新技术,是振兴矿产业的必经之路。“---由国内知名工程院院士专家提出。这就使得我国要不断优化选矿工艺,借助现代化先进技术,才能确保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国内外选矿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复杂且难选的选矿工艺也不断地在改进中。

关键词:金矿选矿;检验;工艺流程

前言:金矿指金矿石或金矿床。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有深度、有广度的介入人类的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矿石中含有较高的石墨等炭质,其可浮性优于金矿物,从而影响辨物的精选和精矿品位,同时矿石中的金银矿物以超显微不可见金存在于亲金矿物黄金矿和毒砂矿物之中。基于此,文章就金矿选矿工艺流程进行简要分析。

1、金矿选矿技术与工艺方法应用的意义

随着生产生活中金矿资源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步加大了在金矿方面的探索。对于已经投产的金矿选矿厂而言,其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对相关指标的稳定与优化,实现对选矿成本的科学控制与管理,使得选矿厂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生产指标的稳定与提高需要有关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与规范来进行,此外,专业人员还需要进行设备性能、工艺参数等的定期检查与校验,及时发现工艺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进行相应问题的处理,使得金矿开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选矿技术与工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对金矿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保障了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

2、金矿选矿与检验工艺流程的现状及问题

每个矿山都有着各自的区别和自身属性,只有真正掌握、深入了解才能落实好选矿实施的工作,其既要熟悉选矿工艺的基本流程,又要相关技术人员依据管理要素进行完善。中国地形复杂多样,针对矿产地质高的地域,由于采矿过程矿体比较稀薄,如果出现废石情况,就会导致严重的矿石贫化产生,因此,技术人员必须采取破碎操作而避免磨矿的对策,选用适宜的加工控制流程,从而提高整体冶炼处理工作的水平[1]。若是出现嵌布粒度较细的情况,技术人员要注重矿产资源整合体系,利用破碎处理方式做好单体解离工作,再通过磁重联选方式做好高品质精选矿控制工作,有效地完善工艺应用效果。此外,对于矿产原理的利用和处理要遵循相关步骤和标准进行,选矿工艺流程作为矿物质量品位识别和质量判断的重要工作,也是对整个工艺操作工作流程有着严格的控制。

3、金矿选矿与检验工艺流程

3.1破碎细磨

在完成开采工作后,开始进入对矿石破碎和磨矿的阶段,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矿物进行加工,将其成为符合选矿作业以及后续加工阶段的形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粗破、中破和细破。矿石破碎中的粗破技术选用旋回式破碎机,规格为一点二米和一点五米,粗破矿石块度粒径不能大于一米。中破碎石技术选用圆锥式破碎机,规格为二点一米、二点二米,细破碎石技术选用的是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规格与圆锥式破碎机一致。中破、细破碎石技术处理后的矿石块度粒径不能大于十二毫米,完成矿石碎破处理的矿石最终送达磨矿槽内。而破碎机作为选矿工艺生产过程的重要设备,其具备耗能低、破碎率高、粒径均匀等特点。经过国内外多年厂家对设备的改进和发展,破碎系统和设备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引进科学、节能、高效的产品,现今破碎设备已经自带检测仪表和自动控制功能,以达到设备保护和稳定运行的目的,取代了原有功能落后的破碎机,为破碎作业减轻了不少压力[2]。同时,磨矿作业是破碎作业的继续,属于选别前的准备作业。磨矿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好粒度组成的磨矿产物,为下一工序磁选过程提供原料,对选矿工艺指标、生产成本和能耗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工作质量直接涉及到选矿生产和磨矿产品的品质。磨矿系统有四个技术指标分别是:磨矿台容、磨矿浓度、溢流浓度和磨矿粒度。除了原矿性质外,这些技术指标还与返砂水、 磨矿充填率、排放水等因素有关,研磨操作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内聚性。实践表明,只有做好矿物泼水和磨矿技术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矿物的工作效率,合理降低成本,由此可见,破碎细磨工艺是选矿的重要流程。

3.2 反浮选工艺和弱磁选工艺

反浮选工艺一般针对的是细粒嵌布的矿石进行高品质打磨,无论是阳离子反浮选还是阴离子反浮选,反浮选工艺都是获得高品质精矿的最有效方式,通过这种工艺,对获得高品质的精矿可以有充足的工业实践。弱磁选工艺一般针对细粒嵌布的矿石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在采用磨选阶段可以获得精度较高的矿石,但是回收率却不高。并且在当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水平下,提高精矿的回收率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清,毕竟入选的矿石材颗粒度越细,在分选的过程中夹杂的杂物就越多,提炼的难度也越大。反浮选工艺和弱磁选工艺都有其适应的选矿方式,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是十分重要的。

3.3浮选

近年来我国在有色金属铜、铅、锌正浮选矿中广泛使用浮选柱,在金精矿脱硅的反浮选中也大量使用,其分选效果比传统浮选机好。中科院余永富院士等在国内第一次将先进的微泡型浮选柱成功运用于矿石阳离子反浮选工艺,不仅使工艺流程大大简化,而且选出的矿石纯度更高。浮选柱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单位体积容量占地面积小,泡沫密集,泡沫高度可达1—2m,当冲洗水冲洗泡沫时,能降低铁精矿中的硅含量,又能使尾矿含铁低,铁的损失保持最低。

3.4助浸剂Pb(NO3)2探索试验

在助浸剂的使用过程中,需在浸前添加一定量的硝酸铅,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物质的反应能够生成硫化铅,而此生成产物将会覆盖于硫化物表面,这种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硫化物的溶解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大程度上降低矿浆中可溶性金属离子的含量,使得氯化钠的损耗大大降低。由于助浸剂的加入,矿浆中的干扰离子逐步降低,进而使得在试验过程中,金、银氰络合物能够在此条件下大量生成,进而提高金银的浸出率大大提高。氰化浸金的过程中,铅盐能够作为氧化剂,在整个的试验过程中,铅盐能够溶解金,生成新的AuPb2,而此产物将会覆盖在金的表面,与金形成原电池,加快金的溶解速率。而如果在试验过程中过多的使用了铅盐,将会使得原电池的作用停止,甚至会阻止CN-与Au的络合反应,导致Au的溶解速率大大降低。

3.5助浸剂混合探索试验

由于各种助浸剂的单独添加对于提高金矿的浸出率的效果并不明显,可以采用助浸剂的混合应用的方式,以保障浸出成效。比如,在金矿中,首先添加高锰酸钾使得其浸出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H2O2的添加,这种方式下的浸出效果更好。H2O2作为一种强氧化剂,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当处于常温状态时,能够被分解成为水与氧气,在分解的过程中,速度很慢。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会形成氧化氢、氢氧化钠等产物,而过氧化氢同样可以被分解为水与氧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起到保护碱作用,使得溶液的pH值较高。

结束语:总之,金矿选矿与检验工艺为我国矿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人员在选矿应提高自身的技术和工艺重视度,在不断地实验及实践中完善选矿的工艺水平,进而满足选矿的基本需求,加强勘察选矿资源的分布,从整体上提高选矿的工作效率,确保我国矿产资源能被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王书锋,续新红.金矿选矿工艺流程研究[J].科技风,2014(09):168.

[2]某金矿选矿工艺技术改造研究[J].闫刚.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0)

[3]王伟.金矿选矿工艺流程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