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点•布线•拓面: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非书面作业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寻点•布线•拓面: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非书面作业设计探究

   ,王琪婕  

厦门市集美区宁宝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22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非书面作业采用倾听、朗读、阅读、体验、创编等多种形式,调动多感官参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笔者结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低段非书面作业的三大特性,探索构建乐享童心、强化素养的作业设计新路径。

【关键词】低年级;非书面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有效的作业既可以助力学生巩固学科知识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小学语文低年级非书面作业一改以往书写为主的作业形式采用倾听朗读阅读体验创编等多种形式调动多感官参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笔者结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低段非书面作业的大特性探索构建乐享童心、强化素养的作业设计新路径。

一、寻点:定位非书面作业之靶

(一)目标性——依课标,研教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1]因此,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客观地认识核心素养,才能使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和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非书面作业不能仅仅只是形式与内容上花哨,还应当真正起到引领与推动学生实现高效语文学习的推动作用。因此,双减视野下小学年级语文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定位非书面作业之靶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让作业为教学所服务。

以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在对单元的课后思考练习进行梳理后,我们不难发现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具体表现。由此笔者设计本单元词句创编的非书面作业(见表1)。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就紧紧围绕句,我能行的非书面作业进行恰当的语用练习,通过举一反三地,找到科学、合理、熟练运用动词的场合感。

1

IMG_256

(二)层次性——依学情,精准敲定内容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传统的书面作业设计中,教师经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给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对于这种统一的作业,学优生可能吃不饱,学困生可能吃不到,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2]。因此,在设计非书面作业时,教师要注重分层设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

例如,在学习《对韵歌》这篇课文时,学生除了需要学习文中的生字,还需要初步认识和了解对韵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可以分层布置。对于基础较好的、思维较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下续编课文,写出对仗工整的句子;对于基础比较弱、思维不太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下多朗读,或背诵课文。这种分层次的作业能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

(二)综合实践性——跨学科,融合拓展

    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灵活多样,巧妙设计跨学科作业,可以有效丰富非书面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跨学科作业可以是立足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设计,也可以是综合多门学科进行设计。如吟唱诗歌;将古诗或课文中有画面感的段落用绘画体现出来;将生字词或难区分的拼音创编成顺口溜、儿歌、手势舞等形式,提升作业方式的趣味性。

二、布线:乐创非书面作业之径

    灵活多变、融合多元体验的非书面作业是对常规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让学生通过开眼、张口、聆听,调动身体感官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提升审美情趣,从言语训练、思维提升、审美创造、情感表达等不同维度寻点布线,让语文学习走进儿童生活,乐创非书面作业之径。

(一)童言:语言文字型

1.开眼——“眼见为实式识字体验

生活识字让学生擦亮眼睛,留心生活,在愉快的体验中认字。结合学生生活特点,以户外名称识字、超市商品识字、电子媒体识字等识字效率最高。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每天上学放学的机会看着公交站牌进行户外名称识字。生活识字作为儿歌识字的补充途径,通过图文结合等方式展现,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学习能力。

2.张口——“能说会道式口语体验

非书面作业中的口语交际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多开口锻炼的机会。本类作业针对教学中听与说的不同步、理解困难表达不准等问题,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教材强化训练。活动方式有快乐故事会、小小主持人、神奇课本剧等。

结合课文编排和学生实际能力,适度增加口语体验的环节,并依托网络平台、手机APP媒体完成口语体验作业。这既是一种分享和锻炼,又可以作为口语表达可视化的成长档案。通过这类媒介布置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完成口语作业的兴趣,丰富学习形式,获得独特体验,提高语言表达力。

  1. 聆听——“侧耳细听”式倾听作业

基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在非书面作业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寄听于乐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本类作业内容主要用于课后巩固通过学生听记判断训练提高倾听能力教师事先将听力内容和答案录成一段语音或制成文字图片供学生下载作业内容可以是词句的排异求同是非判断故事内容的简单复述

(二)童思:研拓创编型作业

研拓创编作业不同于其他输入型作业,它集观察、想象、思考于一体,是通过口头来表达的一种输出型作业。学生为创编故事充分调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语文思维,思维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了思维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在非书面作业中的落实。

以多图创编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画面内容明白几幅画之间的关系。学生先把画面里的内容讲清楚之后再拓宽画面可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想象将故事串联起来。通过图画创编创编故事交流会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三)童美:审美创造型作业

    语文学科不仅是认识世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学元素。在古诗文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诉求,布置跨学科的非书面作业。

例如在教学《小池》一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尝试着将自己想到的画面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为其涂色,最终形成一幅蕴含着自己理解、想象力与审美创造的诗配画作品。学生在跨美术学科的古诗文作业活动中,通过交流、创意表达,展现自己的独到理解。由此,古诗文的思想精神、审美情趣就融进学生的灵魂,沉淀成智慧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并获得美的享受。

(四)童情:文化自信型作业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实践,教师要有延伸拓宽的意识,课内课外对接,线下线上融合,组织学生进入生活之中展开阅读。在《我多想去看看》教学中,学生已然表现出了对北京、对新疆的向往之情针对学生课上学习所呈现出来的求知欲望,教师便可以结合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收集素材。可以是分享自己在北京、新疆的旅游经历,或者查找文学作品、视频、图片中对北京、新疆风土人情的详尽的描述与介绍。这样的非书面作业满足了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扎下了了解外面广阔世界的种子,对其思想形成触动和冲击,为学生文化自信素养培养提供助力支持

三、拓面:拓宽评价主体之面,关照学生素养达成

作业既是学习主体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同伴、家长等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互过程。教师针对非书面作业的过程和结果要向学生及时反馈,与学习主体展开对话,发挥多元评价的效用,全面关照学生素养的达成情况。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保证评价的全面性

    在对学生的非书面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也成为评价的主体,开展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活动。在学生完成非书面作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建评价小组,在小组内部进行互相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优势互补。让学生自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进一步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家长参与评价活动,就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情况,让家长进行评价,有助于增进家长对学生的了解。 

(二)评价梯度化,增强评价的针对性

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越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学习效率就越高。如在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后,笔者设计了进阶型的分层作业(见表2),建议学生选择一项对智慧和能力有挑战又相对适合自己的作业去完成

2

IMG_256

这三项作业分别针对班级里低、中、高三类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的题目来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差异,教师会发现学生选择作业的层次不尽相同,与之相匹配的多元主体评价就应根据学情做出合理的诊断,在注意评价梯度的基础上,遵循激励、指导和帮助的原则,吸引与推动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非书面作业

四、结语

书面作业承载着教师和家长对于教学内容巩固、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等众多期盼。它同时也是学生链接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一条纽带。一线教师更应深入研究作业内涵、创新作业形式、优化评价策略,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系集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语文发展性作业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22062)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3.

[2]孙芳丽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进与评价的优化分析[J].山西青年,2021(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