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控制与成本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企业预算控制与成本优化研究

王春霞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内部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之一。它可以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引导,以预算、分配企业内部资源为主要手段,在企业内部采用监督、奖励、约束等制度手段规范、周密地实施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并有助于企业编制规划、企业活动调整、提升企业绩效评估水准、培育优秀的企业人才,以及提高企业经营的预见性。

关键词:企业预算控制;成本优化;研究

引言

对于企业而言,若要获得长远发展,就要加强经营管理,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管理手段,控制经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既要做好运营、产品等方面的管理,更要重视成本管理,通过对成本的合理管控,提高运营效率,促进企业发展。随着成本管理的应用,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效果愈加凸显,并被很多企业用于管理工作中。但是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未取得应有效果。因此,探究解决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对策,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与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1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是指企业在科学、合理地内部与外部环境中做出分析、预计的基础上,以价值、数量等方式表达企业未来某个阶段的生产、运行等各方面财务结果的各种指标和计划。预算管理是指通过预算这一主线,对企业的各部门机构、各类资金以及其非财务性质资金的安排,对企业运作流程的管理、协调、考评等各种活动,它是企业实现全面管理,以及实现战略性目标的关键工具。通过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基本功能、过程等观察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主要分企业预算规划和企业预算控制两大基本内容。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明确预算管理并非简单的预测,它与单纯的企业财务预算不同,而是管理企业计划、实施企业动态控制的方法,是促进企业经营目标达成的关键管理手段。企业预算在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运营业绩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也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职工个人规划、企业职工具体工作内容等连接,是企业目标的具体贯彻与落实。因此,通过对企业预算的合理规划与施行,可以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等科学的配置,配合企业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将企业经营中的计划、管控两个部分结合为一个系统化的总体,并将预算作为标准,使其成为衡量管理者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在完善企业内部管控、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企业对抗危机的实力、提升企业的运作绩效、完成企业短期管理预算,以及落实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内部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需要员工养成良好的管理意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压力,迫切要求各部门、员工转变工作理念。然而,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仍使用既往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成本核算,但核算方法陈旧、单一,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成本;二是重视产品的生产加工,忽视研发设计和后续销售、售后的成本管理,致使产品成本降低有限;三是重视制造环节,没有从总成本角度考虑,片面认为只要营业收入超出制造成本,该产品就能盈利;四是重视静态成本管理,忽视各环节的关联性,如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之间的关系、员工培训和产品销售之间的关系等。

2.2预算编制不合理

一方面,预算编制流程不合理。许多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存在职能重叠的问题,如在对预算草案审查中,部分国有企业将其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部分则将其放在预算管理部门,但预算管理部门权威性不够,其他部门协同参与意愿较低,就会导致预算编制及执行效力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数据低效化。如销售目标顺利实现则采购、生产目标顺利实现。但国有企业对大额资金使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原大额合同结束后需要重新签订合同时,该方法就会带来预算与实际费用偏离的问题,继而影响预算编制数据有效性。

2.3企业成本控制模式与方法较为落后

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成本控制模式,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对于企业内整体工作的监控与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为主,企业内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低,各部门间的日常工作仍然以人工核算为主,部门间的数据沟通效率低,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仍然停留在成本核算、计划成本计算以及目标成本对比等环节而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成本控制工作,难以及时实现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

3企业预算控制与成本优化措施

3.1增强成本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

在企业发展和生存过程中,成本管理居于重要地位,企业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业领导,需要贯彻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即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统筹成本管理,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加强价值链管理,全方位地监控产品研发、销售等环节,同时制订科学的成本管理计划,精细化管理,合理设计产品的投入产出指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引入节能减耗理念,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成本管理理念,如通过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指导等,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节能减耗氛围。

3.2优化预算编制方法

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实施中,要立足实际,依托战略规划,合理制定预算编制流程,持续优化预算编制方法,以增强预算管理的实效性。面对全新的发展环境,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必须打破僵化程序,结合战略目标、业务特点、生产周期等,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持续优化,如实际经营情况出现重大改变时,为避免发生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要及时申请预算调整,但这种调整也是在必要情况下进行的,且要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开展,不得进行随意变更。

3.3引入现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与模式

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时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引入现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与模式,借助各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建设不完善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在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推进中要尽快加强完善企业自身信息化体系建设,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将成本控制的信息内容及时传递到各个部门,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定位效率。

3.4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企业应严格按照“上下结合、横向协调、逐级汇总”的程序,实施企业预算的编制,严格贯彻“量入为出、实事求是、零基数预算、部门预算”的基本原则。保证企业预算的制定年度、协调落实、预算确认等工作都能够落实到各个环节,结合企业发展、运营的实际情况,以固定、弹性、滚动等科学化形式,有效地开展企业预算编制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成本管理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只有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在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中,企业可通过增强成本管理理念、搭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强化成本控制机制、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考核体系等方法,不断提升成本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以保证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武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7):100-102.

[2]张笑影.标准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22(5):156-158.

[3]艾娜.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市场,2022(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