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自媒体,助力作文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巧用自媒体,助力作文学习

时均华  ,孙秀启

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中学   273512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得到较为广泛地认可和普及。自媒体因自身具有的文本资料、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和功能,能够快速唤醒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具有交互性强与获取便捷等特点而深受师生的喜欢。

关键词:自媒体;作文学习;语文

自媒体是由个人或团队运营的独立媒体,不仅具有灵活发布图文视频等各类信息的功能,还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现有的各类自媒体平台(如QQ 、微信、博客、微博、飞信、头条、百度文库、360个人图书馆等)操作简单,传播方便,成为分享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笔者与时俱进,在电脑上或手机移动端先后创建了博客、微信、360个人图书馆、红墨水作文微信公众号、“伴你学语文”小红书账号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微信和红墨水作文公众号。

笔者将自媒体引入课堂作文教学活动中和课下安排巧用自媒体助力学生学习作文,这样学生的作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既突破了传统教学上的时空限制,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资料查找途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速率。同时丰富与提升了师生间的交流,一改学生不喜欢作文、瞎编乱造的毛病和传统作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增强了学习效果。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理想效果。

现将笔者的一些做法分享给大家。

一、落实好“跟着教材学作文”活动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作文教学亦是如此。因此笔者首选抓好课堂作文教学问题,不妨简单概括成:落实好“跟着教材学作文”。例如在执教部编七年级下册课文《邓稼先》时,第二课时在分析课文的写作艺术时,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照本单元的单元作文学习目标——写出人物的精神,先来分析文中邓稼先的伟大精神,接着传授写人物精神的实用方法技巧,最后从自媒体上精选出对人物精神刻画得出彩的范文推送给学生学习。如笔者小红书上的资料《真正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初中生》杂志微信公众号上的佳作《班主任老肖》《戏千吟》等。二是学习本文采用小标题的行文结构方式。课前由老师先把整理好的怎样运用小标题增添作文色彩的指导性文章和几篇采用此技巧的学生佳作(如《老班二三事》《幸福方程式》《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中》等)上传到“红墨水作文”微信公众号上,满足和保障了课堂学习中一链接就直接使用,既方便又高效。课后老师把语文名师工作室公众号里与这方面相关的资料文章(如陈群语文工作室里的《跟杨振宁学写小标题》)推送到班级微信群里供学生学习巩固。

二、组织好“跟着名家学作文”活动  

语文教材上所选作文资料和考试试卷上选用的资料大多出自作家们的作品,笔者积极组织开展“跟着名家学作文”活动来指导学生们的作文学习。作家们或在文学颁奖年会上或在记者采访时,抑或在期刊杂志约稿中常谈及自己的创作体验或对写作的深刻认识,这是难得的“源头活水”,笔者一边学习一边从中精选出适合初中生的文章充实到教师个人网络资源库中和班级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给学生,以提高他们对作文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例如中国作家网公众号上有:梁晓声《观察、分析和感受是写作的前提》、迟子建《关于写作的十二则体会》、莫言《寻找灵感》、老舍《写透一件事》等文章,例如《语文报》官网公众号上有朱成玉的《合理运用虚实结合》2021-12-11;再如《读者新语文》杂志微信公众号于2023-1-4刊发汪曾祺的《如何用写作让生活变得有品位》一文,笔者把这些推送给学生学习,学生反馈收获很大。

有些时文热点作家会把自己新创作或刚发表的作品公布在自己的博客、微博或个人公众号里,笔者有幸成为较多作家的粉丝,这样能把作家们最新的文章转发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介绍给学生阅读学习。如阅读侯美玲的微博,从她的作品《信守承诺》(2022-12-19刊发《肥东晨刊》)中学习诚信的价值,从她的作品《曹雪芹授人以渔》(《思维与智慧》2022-11期)中学习曹先生助人的美德。再如从赵盛基的新浪博客中的文章《商鞅立木为信》《齐襄公毁于无信》学习写作思维能力的思辨性等等。

三、开展好“推送鲜活生活素材”的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素材内容问题,笔者把自己多年来积累整理好的作文素材先按不同主题分好类再发送到“红墨水作文公众号”或“小红书平台” 上供学生学习使用。例如红墨水作文公众号上的有“梦想”主题、“快乐”主题、“优缺点”主题、“家国情怀”主题素材等等;小红书上有“诚信”主题、“友爱”主题素材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见到其他新媒体上好的资料笔者也会推荐到班群里,如公众号文章《你能书写好缤纷多彩的童年吗?》一睹题目就知道这块璞石中蕴有“童年”类的素材宝玉。除老师借助自媒体推送作文素材外,也有部分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好内容发到班群里供大家分享。

四、夯实好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加强语言的积累与恰当运用对作文写作非常重要,于是我们师生常利用自媒体平台资源助力语言的积累学习。例如笔者把《初中生写作》杂志上的《古诗文、名言加一点,作文文采靓一点》公众号文章发送给学生学习和体会,又从发表的习作《秋天的赞歌》《甩不掉的母爱》等中精选好词佳句推送给学生。语文课代表李佳热爱阅读,她从众多期刊杂志的卷首语中海选出语言的“黄金片段”发到班群里与人分享。

笔者平常在批改作文时也格外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问题,在安排摘抄、日记或片段作文写作任务时常有对语言的要求,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活动中,笔者对参赛者除书写能力外,也增添了对所书写的语言文字作了较高层次的要求。有时还在上课前三分钟开展“口绽莲花”活动,以此检验学生对语言的实际驾驭能力。

五、提供好“展示自我”的平台

为了调动和激励同学们的作文学习热情,笔者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学以致用的平台。力争借助自媒体等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笔者从学生每次写的作文中筛选出优秀的先发到班群里或校报上,然后再结合大家的点评反馈信息精选出佳作向全国各级报刊杂志投稿(部分被采用公开发表)或推送到各种自媒体平台上传播(有的点赞量和转载量挺大的)。例如张茂然的《乡情》发表在《语文课内外》上,孙凤展的《礼物》刊在《作文》上,孔祥戈的《我的好朋友》登在《中华活页文选》上等等。 

笔者每年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或各类期刊杂志的约稿写作活动。积极给学生创造“我也露一手”“小试牛刀”的机会,助力他们向着作家梦勇敢启航。

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让学生走上了光明之路——用成功激励成功,这样积小胜为大胜,同学们的作文能力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训练中不断提升,也渐渐拥有了较高的写作素养。

结束语: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自觉使用自媒体技术,顺应了“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丰富和拓展了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成绩。同时让学生养成了积累素材和运用语言的好习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自媒体虽然具有操作简易、更新较快和内容分享性强、互动交流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也有推送内容质量不高、信息过载、知识零散不系统、无法控制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等问题或缺陷。简言之,自媒体是把双刃剑。我们积极利用它助力作文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影响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媒体在快速普及中存在的弊端或不足,切记喧宾夺主影响到我们课堂正餐的教学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