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刘珍

安徽省阜南县肥光小学  安徽省阜阳市  236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课堂教学的方法影响着整体教学的效果,而随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应深入解读双减政策的内涵,积极融入创新教学理念,从而完善教学方法,切实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为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与学习负担,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它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体现了当下教育“育人”作用。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要求,优化课堂结构,丰富与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老旧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没有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忽视了小学生学习的需求,依旧秉承老套的教学模式,欠缺新意,致使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尤其是一些重点内容的教学一直是固有的模式,没有融入新时期教育的理念,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都是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教授,很少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无法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其次,由于学生年龄尚小,自主意识较为薄弱,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很少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师生之间课堂互动不多,导致教师并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辅助多媒体技术,渲染课堂氛围

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可将枯燥的教材内容生动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将其运用课堂教学中,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打造趣味课堂,突破以往教学的局限性,并用其整合课本知识,刺激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节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重大事件的视频,如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升空、北京申奥成功、港澳回归等,激发了学生的时间意识,引出了本课的主题。随后,教师应用课件出示了“拳头记忆法”,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大月和小月。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更加高效的掌握了本课的重点,激发了探究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习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中的一些教学理论与思想都是从生活中推演出来的。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感。小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对日常小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将数学内容与生活资源相整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加与减”一节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式。为开发学生的脑力思维,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了“模拟购物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需要扮演消费者、促销员和收银员。在结算时,将二、三位数的加减法引入其中,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不仅锻炼了计算与估算能力,还培养了反应能力,加强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融入游戏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探索欲望。而如果让其一味的听教师讲课,做大量的习题,则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基于此,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融入游戏活动,将数学知识穿插到游戏环节中,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设计游戏内容,把控好游戏活动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在快乐游戏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妙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一节时,为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知,教师将“小数比拼”游戏融入了课堂。学生需要自制卡牌,并由教师将其分为游戏小组,游戏以一对一的形式展开,并以猜拳的方式选出先抽牌的一方,随后小组成员需一一明示卡牌上的数字,然后四舍五入到整数,以此类推,整数部分相加大的一方则为胜者。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仅激发了求胜欲望,还对小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总之,随双减政策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提质减压减负,构建高效、创新式课堂,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内容情境,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为学生打造轻快、生动的学习课堂,以此使学生深入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自主地投入到数学探索中来。

参考文献:

[1]吕娜,芮志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4):47-51.

[2]侯林腾,李华.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