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竹竿》中的女性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3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竹竿》中的女性形象

李博雅

天津外国语大学300000

   摘要:《竹竿》是科威特作家萨乌德•桑欧西的代表作,同时也是2013年阿拉伯国际小说奖获奖作品。这部作品主要讲述菲律宾女佣约瑟芬跟科威特主人拉希德的私生子追寻身份认同,却失败而终的故事。小说以主人公“伊萨”的第一视角展开叙述,在揭示自身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的同时,直面以科威特为代表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在高度物质现代化的遮掩之下的庞杂的社会问题,其中就包括女性权益和发展问题。本文以女性主义为理论依托,对文中塑造的科威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结合科威特的社会现实,深入探析科威特女性的发展和面临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女性主义;《竹竿》;女性形象

一、引言

《竹竿》是科威特青年作家萨乌德•桑欧西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于2016年翻拍成同名电视剧在海湾各国热播,并创下该地区的收视纪录。桑欧西亦凭借此书一举斩获2013年阿拉伯布克奖。阿拉伯布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朴素,含义深刻,情节跌宕,极具现实意义”。

桑欧西因其独特的记者经历,对整个社会有着极为深刻的洞察力。他通过塑造伊萨“旁观者”的身份,以其所见所闻不加掩饰地描述了科威特封闭排外、阶级观念沉重、女性权益受限、外籍劳工和无国籍人士生存困境等众多社会弊病,使得文本充满感染力的同时兼具客观性。

小说中伊萨在父亲好友的帮助下来到科威特,接触到了父亲家族中的众多女性,有严肃保守的奶奶阿尼玛、美丽懦弱的姑姑阿瓦瑞夫、强势自信的姑姑努蕊雅、聪明乖巧的妹妹赫莱,以及人权斗士杏德,这些女性人物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生动直观地展现了科威特现代女性的生活状态。

《竹竿》自问世以来,研究者大多关注于主人公身份认同困境及心路历程,或聚焦于文本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符号暴力的分析,忽略了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与解读。本文将通过女性主义视角对文中几位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结合科威特的社会现实,探究科威特女性的权益及发展,从更多角度解读小说,深刻把握文本呈现的思想主题和人文价值。

二、女性主义视角下《竹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波伏娃曾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女性处境和女性气质并非先天形成,而是父权制文明运作下的产物。“女人相较于男人而言,而不是男人相较于女人而言确定下来并且区分开来;女人面对本质是非本质。男人是主体,是绝对;女人是他者。”即女性“他者”身份相对于男性而言,是次要、附属、非主体性的。男性通过法律制度构建其主导地位的同时,还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性,迫使一些女性内化和接受男性主导的规范,认同男性主体优越性,而忽视否定自身的主体性。一些女性不仅沦为男性附庸,还同他们一道成为剥削女性群体的同谋。但随着女权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西方殖民主义思想的传入,科威特部分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步觉醒,试图摆脱男权社会下的禁锢,积极追求个人理想。

(一)封建部落家族的权力代表及其维护者——老夫人阿尼玛

书中的老夫人阿尼玛是塔鲁夫家族的实际掌权者,强势严厉,热衷于迷信,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寓意。“很久以前,家里的男人们,随船出海后就没见回来,也有些是因为其他原因离开人世的,剩下的那些祖辈留下的都是女性后代。老夫人总把这事儿归咎于一个出身低贱的善妒女人,认为她施了魔法,诅咒他们家族,让他们家族只有女性没有男丁。”这句话暗示家族出现女性后代的出现是一种不幸的情况,缺少男性子嗣被视为家族衰落的象征,同时反应出老夫人“男性为上,女性为次”的思想观念和沉重的等级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老夫人对待子女态度也截然不同,对待女儿严肃刻薄,而格外宠爱儿子,因为他是家族的独子,唯一可以延续“塔鲁夫”姓氏的人。为了捍卫隐含男权思想的阶级观念和父子间血脉传承的传统规则,她无情拆散儿子拉希德与初恋,拒不承认约瑟芬“儿媳”以及伊萨“孙子”的身份,且对女儿杏德和“比顿”格桑的爱情持否认态度。老夫人看似是塔鲁夫家族的最高掌权人,对一切事物有最终决策权,但她的思想观念和行事准则都受男权思想的驱使和控制,对自己“他者”地位缺乏认知,不假思索、毫无保留地参与到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中去并极力维护。

(二)父权凝视下的女性人物——姑姑和妹妹

长久以来在男权中心语境和文化影响下,女性作为客体被赋予符合男权社会期待的特质,男权文化鼓励女性在外貌装扮上表现地端庄得体,在思想上呈现出被动温顺,以此巩固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而对女性的规范和期待往往通过家庭、社会的传递来实现。

出生在科威特贵族家庭的阿瓦瑞夫、努蕊雅和赫莱,长期生活在一个强调重男轻女和等级观念的家庭氛围里,这种生活背景不可避免地对她们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的外化表现为服饰装扮遵循男性对女性性别特质的期许,如阿瓦瑞夫“穿着一件黑色长袍,双手紧抓着手袋,双腿并拢。她素颜,不施脂粉…她总是面带微笑”;努蕊雅“她跷着二郎腿,看起来非常自信。她的妆容浓淡正好,很优雅”;赫莱“棕色的皮肤…用黑色头巾遮住头发”,这三位女性的外在装扮很大程度上体现并迎合父权制对女性性别特质的社会期望;而内化表现为以男权要求为观念指导和行动纲领,积极维护男性利益。如在决定是否承认伊萨身份的问题上,努蕊雅下意识地考虑丈夫知晓此事的情绪,没有体现出丝毫的个人意志;阿瓦瑞夫刚开始选择接纳伊萨,后忧恐于丈夫的反应而放弃。这两人的反应传达出一个共同讯息:男尊女卑像一个深入人心的既定事实,她们对此习以为常,心甘情愿地接受附庸身份,无意识地承认男性中心地位,将自我价值寄托于丈夫身上。相对于两位姑姑,赫莱则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性,这份主体性表现在她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细致观察和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一味地认同科威特社会现行的一切规则,她深谙等级森严的社会观念是造成姑姑爱情悲剧的根源,是导致自身自由受限的枷锁。她渴望挣脱家族姓氏的牵制和束缚,羡慕伊萨是唯一能够逃脱束缚的人。但这份对自由的渴望并没有内化为勇气,让她直面现实中的禁锢,因此只能曲折隐晦地鼓励哥哥伊萨书写他眼中的科威特,描绘科威特社会充斥的偏见和矛盾,以此间接表达自己渴望自由的意志。

   (三)勇于追求政治权利的人权斗士——杏德

波伏娃强调自由与责任的关系,认为尽管女性处于受压迫的处境,但女性需要承担起自身责任,通过自由选择以实际行动努力摆脱女性被动的角色,从而实现自我超越。文中的杏德是唯一体现自主性的存在,她不仅在思想上抵抗父权制下的种种束缚,还毅然将这种反抗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因所爱之人格桑是无国籍者,其恋情无法得到社会和家人的认可,为了弥补内心的遗憾,她积极投身于公共活动,为少数群体、无国籍者的权益而奋斗。“人们都知道她叫杏德·塔鲁夫,但没有人知道她真正捍卫的是她自己的爱情,一份注定不能持久的爱情,她所爱的人属于一个群体,为了捍卫这个群体的权利,她奉献了一生,这个群体的权利最终变成了她自己的权力。”杏德的选择展现了她对爱情和自由的思考,对人类尊严和平等的追求,她意识到自己的经历并非个体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她将对格桑的爱意,化作对格桑所属群体的爱惜,奔走于为少数群体争取权益的道路上,为那些同样受到压迫和不公待遇的人发声。“女性主义的力量,在于我们经由‘她们’,看向世界,看向那些同样曾经被指认为他者、被边缘化的、弱小的人群。”从选择成为人权主义者,到参与国家议会候选人竞选,杏德通过参与政治以坚定的姿态来推动自己倡导的价值观,促进更加包容和平的社会的实现,她散发着女性力量的温暖和光辉,同时也为其他女性树立了社会变革的榜样。

从杏德的经历也可以看到科威特女性面临的现实挑战和社会压力,尤其是在婚姻和政治领域。科威特法律规定,若女性跟无国籍者结婚,她将会失去国民身份,同时其子女也无法获得国籍,这种饱含性别歧视和国籍优先的法律规定对女性的婚姻选择、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家族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和限制;其次,由于父权制文化将政治和公共事务视为男性的责任和权利,而女性被视为母性和家庭私人领域的主要承担者,在这种观念余音缭绕的状态下,人们逐渐形成女性能力不足以及女性无法参政的潜意识,因此尽管杏德拥有行使政治权利的正当性,但仍遭到了书中部分人的反对。同时,文中的杏德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待人接物都呈现出冷峻严肃的“男性特质”。根据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理论,性别不是生物性别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表演和符号化来建构和呈现的,因此杏德的“男性特质”展现了一种与传统女性角色刻板印象相违背的性别表达,是对父权制社会下的性别规范的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反映了女性踏足男性主导的社会公共领域面临着缺少女性自身话语体系的窘境。“而没有话语理论作支援的女性突围表演,只能沿用包含男权思想的话语曲折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反抗愿望,凭借已有的话语理论为女性争取自我实现空间,而一旦运用这种话语,女性就会步入男权社会的权力逻辑,就会被禁锢于一个她们原本想反抗的权力结构之上。”但无论如何,杏德身上体现出的性别表达和反抗精神,展现了女性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勇敢。她的存在揭示了女性在争取平等权益过程中,不仅需要与传统权力结构进行抗争,还需要不断寻求合适的话语和理论支持来推动变革。

三、结语

科威特借助石油出口获得的滚滚财富,一夜之间步入高度物质现代化的轨道,从昔日坐落于阿拉伯半岛的小渔镇,跻身一跃成为世界前列的高收入高福利的国家。然而透过文本的字里行间能够感触到,看似生气蓬勃的科威特社会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繁杂的社会问题。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演进和现代化思潮的涌入,冲击着科威特原始的社会观念和宗教思想,不仅极大影响了女性的思想解放和视野广度,还推动了女性在政治、教育和劳动领域的发展进步。然而科威特社会内部仍存在明显的“男尊女卑”现象,女性遭受着法律法规、传统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等各方面的压制剥削。

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简要分析了《竹竿》中的几位女性人物形象,发现大多的女性人物仍处于“他者”地位不自知的状态,在传统的父权社会氛围中无法实现自我超越,相反成为男权思想的遵守者跟捍卫者。杏德是所有形象中最具女性力量的,面对外界对自身爱情的围堵,她并没有受到打击,转而投向政治公共领域,为少群群体争取权益。杏德身上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对少数群体的悲悯情怀将鼓舞着每一位女性,引发人们对人性和人权的思考,这也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的人文精神。现实生活中科威特女性从未放弃对自由和平等追求,但想要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促进男女真正的平等,仍需漫长的努力。

中文参考文献:

  1.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I、II,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2. 萨乌德•桑欧西:《竹竿》,蔡伟良、吕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3. 魏冰心:《我为什么成为了女性主义者-戴锦华》,凤凰网,2022年3月1日,https://mp.weixin.qq.com/s/oGnCpztHKs73XrN0OFRYGw?
  4. 刘传霞:“寻找男子汉”、“女强人”文学与女性性别身份认同.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7月第4期
  5. 陈静,《海湾妇女发展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22年11月第6期
  6. 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科威特》,2021年版,https://www.investgo.cn/upfiles/swbgbzn/2021/keweite.pdf,2022年11月23
  7. 联合国人权办事处:《审议缔约国根据<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18条提交的报告—科威特》,2003年5月1日,第28页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s%3A%2F%2Fdocstore.ohchr.org%2FSelfServices%2FFilesHandler.ashx%3Fenc%3D6QkG1d%252FPPRiCAqhKb7yhsglff%252FiazrVw%252BcyfdY9GxZ5h2qxJIYpW9gm206jZgSOLMZTDxGvTRGr%252BNpbEtQZ64tGdT4U0rOUBSGGsb%252FTI9ty0rM7i5tKFknQ9hVfWQIGK

外文参考文献:

1.     مازن الخلف: "بعد غيابها عن المجلس السابق.. المرأة الكويتية تبحث عن حضورها مجدداً في انتخابات مجلس الأمة"، ((الجزيرة))،2022\9\14

https://www.aljazeera.net/news/women/2022/9/14/%D8%A8%D8%B9%D8%AF-%D8%BA%D9%8A%D8%A7%D8%A8%D9%87%D8%A7-%D8%B9%D9%86-%D8%A7%D9%84%D9%85%D8%AC%D9%84%D8%B3-%D8%A7%D9%84%D8%B3%D8%A7%D8%A8%D9%82-%D8%A7%D9%84%D9%85%D8%B1%D8%A3%D8%A9

2.     إيمانالخطاف."المرأةالكويتيةتسعىلتعزيزالمكاسبالاجتماعيةبأخرىسياسية"،((الشرقالأوسط))، 2021\3\8

https://aawsat.com/home/article/2846846/%D8%A7%D9%84%D9%85%D8%B1%D8%A3%D8%A9-%D8%A7%D9%84%D9%83%D9%88%D9%8A%D8%AA%D9%8A%D8%A9-%D8%AA%D8%B3%D8%B9%D9%89-%D9%84%D8%AA%D8%B9%D8%B2%D9%8A%D8%B2-%D8%A7%D9%84%D9%85%D9%83%D8%A7%D8%B3%D8%A8-%D8%A7%D9%84%D8%A7%D8%AC%D8%AA%D9%85%D8%A7%D8%B9%D9%8A%D8%A9-%D8%A8%D8%A3%D8%AE%D8%B1%D9%89-%D8%B3%D9%8A%D8%A7%D8%B3%D9%8A%D8%A9

  1. ((لمحة موجزة عن تجربة الكويت في تنفيذ منهاج بيجن + 10))

https://www.un.org/womenwatch/daw/Review/responses/KUWAIT-Arabi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