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建构

王应陶

贵州省铜仁一中初级中学 554300

摘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讨了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建构。首先介绍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初中生作文评价存在的问题。随后,本文对为初中生作文评价建构前瞻性评价体系的需要进行了论述。接着,本文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构建框架,并详细阐述了体系的各个层面及其指标设定。最后,本文提出了对前瞻性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文前瞻性评价;初中生;评价体系;建构

一、引言

写作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初中生作文评价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阶段性评价,而缺少前瞻性评价体系的建构。在此背景下,如何建构适应当前时代要求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教育理念之一。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为建立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构建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身体、智力、情感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的能力,是当今教育领域中比较流行的概念之一。它强调的是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随着近年来核心素养概念在教育界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不断探索有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方法,并推进核心素养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三、初中生作文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同样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部分,但是主要采取传统的阶段性评价方式(如期末考试、月考等)。这种评价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初中生作文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评价依据不明确。传统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但缺乏评价指标和标准。这就导致评价结果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缺少前瞻性。

评价内容单一。传统评价方式通常只注重文章的内容、结构等方面,而忽视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创新和表达等方面。这种评价方式会影响学生对写作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评价方法简单。传统评价方式通常只采用文字评价,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评价需求。

四、构建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传统的阶段性评价方式已经逐渐与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产生了一些脱节。尤其是在初中生作文教育中,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拓展这一必要性的意义。

首先,前瞻性评价体系能够从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和指标出发,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在传统评价体系下,学生只关注如何获取高分,缺乏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前瞻性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创新和表达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前瞻性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综合能力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前瞻性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写作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具备多元才能、自主创新精神和领导力的人才。

最后,前瞻性评价体系可以推动教育模式的转变,使教育更加人性化。以往评价重在结果,而前瞻性评价则在过程中突出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在教育培养中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可以促进教师的多元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多元化的思考,从而推动整个教育模式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总之,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对于推进教育模式转变、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框架

5.1 结构性层面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结构性层面,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句连贯性、文体运用等方面。这一层面需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例如,可以通过对学生写作素材的出处、使用的词汇、语法规范等因素进行评估,从而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也可以通过对学生文章的段落结构、篇章布局、语句转换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考察学生的文体运用及结构搭建能力。

在构建框架时,我们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化测量方法。这样可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可靠性,促进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的科学、规范和有序。

5.2 技能性层面

技能性层面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涉及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性、思维深度等方面。与结构性层面相比,技能性层面更加突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能力展示,故评价指标的设计和标准化测量方法的制定需要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和评估。

为了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开放式的题目,并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有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文章,要求在文章中涉及到社会发展、人类行为等因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获得更好的成果。

5.3 情感性层面

情感性层面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中最具有人文关怀的一环,主要考察学生在写作中的情感投入、文采展现等方面。这一层面的指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态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评估学生作文的情感内涵,如情感交流、情感表达、情感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对于这一层面的评价需要考虑评估者的主观性,针对不同的情感考察指标,需要进行有效的评估标准化和互动性评估,这样可以确保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六、前瞻性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6.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前瞻性评价体系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这需要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在实践中,评价方式可以包括笔试、口试、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学生的能力。要注意的是,评价方式需要科学合理,不能一味追求新颖、创意而忽视其实际效果。

6.2编写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指标和标准是评价体系的核心,需要根据核心素养概念具体制定。评价指标的编写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层级结构,同时要注重实际操作可行性和评价可靠性。评价标准需要具备客观性、公正性、可比性和透明性等特点,避免主观臆断和评价偏见的干扰。此外,还需要考虑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周期性和适时性,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七、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作文前瞻性评价体系的建构,对于促进初中生写作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阐述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具体构建框架,并对实践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希望对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