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长征》艺术特色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歌剧《长征》艺术特色浅析

百吉乐

西北师范大学

徐悲鸿曾说,“时代在变化,艺术应随时代发展”。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八十周年,有人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作作为国家大剧院委约、制作、演出的原创大型歌剧,歌剧《长征》的成功是必然的,但我更愿意将目光投向剧本、音乐、语言等技术层面,来分析歌剧《长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

一、虚实结合的线性叙事

《长征》采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就运用了这一手法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完整地概括了。在歌剧《长征》中,第一幕《撤离瑞金》、第三幕《遵义城里》、第五幕《过雪山草地》都是叙事、非战斗场面,相对而言较“静”,第二幕《湘江之战》、第四幕《飞夺泸定桥》是战斗性场面,与第六幕《会宁会师》一起,构成了戏剧结构上的“动”,这种“静-动-静-动-静-动”的对比,让全剧处于一种张弛有度的状态,不仅给了音乐较大的发展空间,更让观众有一种舒适的观感。除了显性的长征历程,还有一条隐性的线索,那就是彭政委与洪大夫这一对夫妇的生死离别,这条线索在歌剧的第一幕与第六幕出现,在戏剧结构上构成了首尾呼应。正如编剧邹静之所说,他更愿意将英雄主义贯穿与普通人物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中,而不是讲述完整的故事。虽然作为革命历史题材歌剧,个人悲欢故事在戏剧比例中占比不大,但印青等还是努力描述了一些长征中感人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为人物塑造,音乐创作留出了空间。

《长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段,首先,《长征》尊重史实,六幕重大历史事件构成大框架。其次,剧中的人物设置与艺术情节则是虚实相间,1951年李伯钊创作的歌剧《长征》刻画了毛泽东的领袖形象,而该剧不同,没有刻画领袖人物形象,而是用虚构的人物代替红军英雄群像。比如红军某团彭政委、曾团长等代表参加红军的军政干部,洪大夫代表医护人员,平伢子代表普通红军战士,宣传干事万霞代表女兵战士。而剧中的故事也是虚实结合,比如第二幕湘江战役中,白天惨烈的战斗结束后战士们都入睡了,新兵平伢子突然在梦中大喊“杀敌杀敌”,并带动了其他战士,这场“梦游”的虚构场景,类似于现实战争中老兵常患的“战争应激反应综合症”。第五幕中,平伢子为大家找野菜而牺牲的情节也是有史实依据的,军旅作家王树增在系列讲座《长征》中说到,红二方面军是最后通过松潘草地的部队,草地上沿途已知能吃的野菜野草都被前面的部队吃光了,针对这一情况,红二方面军指挥贺龙下令组成“试吃组”,“试吃”未知的野菜野草,证明无毒后,其他红军士兵才能吃。在这场跋涉中因中毒牺牲的党员已无法统计,也无法得知他们的姓名,但他们的英雄壮举却感天动地。

《长征》的叙事角度灵活多变,湘江之战、过雪山草地等由剧中人物主观叙事,战斗性场面也由灯光,多媒体等技术进行烘托体现战争的激烈。

二、中西交融的音乐元素和音乐结构

(一)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中国早期的民族歌剧,都有一首“主题歌”,例如《红珊瑚》的《珊瑚颂》、《白毛女》的《北风吹》、《洪湖赤卫队》 的《洪湖水浪打浪》、《江姐》的《红梅赞》等,这些分节歌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既有着贯穿全剧的结构力,也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三月桃花心中开》是印青为《长征》创作的“主题歌”,这首歌是一首旋律悠扬的歌谣体分节歌,g羽调式,并列单二结构。江西是长征的出发地,是革命的摇篮,在江西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这首以江西民歌素材改创的歌曲,在听感上类似于江西民歌《映山红》,并在全剧三次出现,贯穿了整部歌剧。

除了主题歌以外,《长征》还吸取了红军沿途各地的民间音乐元素,如江西民歌《打支山歌过横排》的衬词“啊呀来”的音调,它在剧中共出现了五次,三次是以竹笛吹出,另两次是演唱的完整民歌;遵义会议一幕中商人刘平权出场所唱的贵州民歌;藏族人民为红军翻越雪山送上祝福时唱的西藏弦子音调;最后一幕平伢子牺牲时所用的兴国山歌音调等。可以发现,印青在剧中所用的民族音乐元素比较节制,正如他本人所说的,“改土的地方就土”1

除了音调具有民族性,在语言上也有所体现,比如第三幕中《哪个哪个》唱段中,“哪个”要唱“啦锅”,“街上”要唱成“该散”,以及“朗格”(为何)、句尾的“噻”等都用贵州方言演唱,在严肃的剧本题材中又增添了趣味性2

(二)舶来音乐的引用

《长征》在音乐元素上还适当引用了其他国家的旋律,其中有些旋律在红军时期广为传唱。例如第三幕遵义会议结尾乐队所奏的《国际歌》;第三幕儿童合唱《我们是工农》采用的法国民歌《雅克兄弟》的曲调;第五幕平伢子咏叹调《我舍不得离开你们》中引用的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念故乡”的主题,这一主题竖琴的悠扬与长笛的明亮营造了美好的梦境,与平伢子牺牲前的唱段“战友们,等到胜利的那一天,代我向新中国欢呼”形成了呼应。

2.3符合中国语言的宣叙调

宣叙调,是西方歌剧根据西方语言特点写成的叙述性的音乐段落,在西方的语言系统里,是没有汉语四声平仄的。印青创作的歌剧《运河谣》就体现了他为“宣叙调要中国化”所作的努力,在《长征》中,他继续秉承着这一理念,采用半唱半说的方式,写出了众多中国化、旋律化的宣叙调。

在语调与音调的关系上,例如第一幕曲6曾团长与彭政委的对唱《谁也不愿意离开》,其中的高音音调“政”、“回”、“消”,完全符合汉语中的语调习惯(见图3-1);再例如第三幕刘平权的方言宣叙调,在他唱到“哪个”的时候,这两个字用汉语说是上声和去声,用方言说是平声和去声,在乐谱上则以大三度下行音程写成,与我们说话的语调别无二致(见图3-2)。

3-1

      

3-2

在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关系上,例如第二幕李文化等向曾团长报告,“刚刚有人脱队”,在这里音乐节奏上采用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曾团长问,“你开的枪”,在这里采用的是三连音与四分音符的结合。因为李文化等想尽快追赶,所以着急报告,节奏较快。而曾团长想放他们走,所以在这里音乐节奏放慢,从这里可以看出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的统一(见图3-3)。

3-3

诸如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我们能感受到印青在宣叙调上对人物情感的精准把控以及在音乐上细腻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印青.我是怎么创作歌剧《长征》的.[N]中国艺术报,2016年7月8日.

[2] 黄训国. 浅谈歌剧《长征》中刘平权的表演与演唱[J]. 歌唱艺术, 2018, 000(003):P.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