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浅析新时期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

季海钠

温州市瓯海区三垟和园幼儿园  浙江温州  325024

摘要:感恩行为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传统美德。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具有良好的感恩素质,能够主动知恩报德,这对国家的发展和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有高度的感恩意识,但一些青少年仍然缺乏感恩意识。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感恩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环境中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与家庭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感染青少年,激发青少年的感恩,以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教育;家庭感恩教育;对策

一、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概述

感恩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良好感恩品质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时期一些青少年价值观被扭曲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感恩教育的研究。家庭在培养青少年感恩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作用[1]。本课题以新时期为背景,研究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首先,系统阐述了家庭感恩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相关理论,为更好地研究青少年家庭感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

关于感恩教育的内涵,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所谓情感教育,强调感恩教育必须积极整合情感因素,加强情感沟通与互动,激发受教育者的感恩。道德教育以道德为核心,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人,同时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人性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受教育者的良好品格。总之,感恩教育对于培养感恩的个体素质,提高个体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家庭感恩教育

家庭感恩是指在家庭教育的背景下,父母以爱、关怀、尊重的价值取向对儿童产生教育影响的教育,通过不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育对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理解和承担责任,使儿童养成向祖国感恩的习惯,父母与父母感恩自然、感恩教师、感恩他人,强化孩子的感恩,发展孩子行为的感恩,是一种情感、道德、人性相结合的教育实践。家庭感恩教育是感恩教育跨越社会的基础。它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与感恩教育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共同发挥感恩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个体感恩、塑造个体健康人格方面的作用。

二、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长在时间精力方面投入不足

电子产品占用家庭成员大量空闲时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使得一些家长花大量的空闲时间在视频和游戏上,而不是利用与孩子进行个人交流的机会。不仅减少了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抓住每次锻炼的机会,把言行结合起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简言之,家庭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家长利用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交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创造情感,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2.家长自身各方面素质有待提高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父母教育技能的缺乏不仅是导致家庭成员教育观念转移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选择不合理的重要原因[2]。父母没有抚养孩子的经验。因此,父母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家庭感恩教育的前提,决定着教育的主导思想和方向。父母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总之,家长各方面素质的缺乏是实施家庭感恩教育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重视。

3.缺乏学校社会方面的有效支持

家庭感恩教育是整个感恩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学校和社会合作,共同完成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教育目标,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根据调查,在教育年轻人的家庭感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与缺乏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关。家长在没有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有效指导和协调的家庭环境中进行感恩教育。

三、新时代完善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对策

1.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从孩子到父母,这不仅反映了角色的转变,也反映了责任。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开发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并逐步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这样我们才能成长,成为合格的父母,并承担起教育人的责任。家长必须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做新时代的聪明家长,推动新时代家庭感恩教育有序发展,积极监控孩子,实现培养青少年感恩的教育目标。

2.加强家校沟通协作,指导家庭感恩教育开展

家庭感恩教育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活动,教育者主要是年轻的父母。与学校感恩教育相比,它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教育者的知识储备也稍显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家庭感恩教育,促进新时期家庭感恩教育的积极发展,需要重视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充分重视学校的主导作用。在学校的指导下,家庭意识教育逐渐专业化,以更有效的方式培养年轻人良好的感恩品质。

3.培育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

新时期的熟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它必须在各个方面满足时间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家庭意识教育应积极贯彻这一理念,引导青少年学会自我教育

[3]。家庭感恩教育应该是幼儿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发挥自己在接受父母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父母的主导作用,从而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

4.利用社会实践平台,优化家庭感恩教育方式

要培养青年人良好的感恩素质,既要注重培养青年人良好的感恩意识,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感恩行为。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学校感恩教育等家庭感恩教育积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离家出走、融入社会课堂、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理念,通过真实的活动体验,激发年轻人的内心情感,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促进年轻人自愿做感恩和善事。

结语

感恩是一种美德,为了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年轻人不仅依赖于自我意识,还依赖于教育的引导和引导。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提高青少年感恩意识和感恩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深远。要培养青少年成长为具有良好感恩素质的人,必须重视在家庭环境中开展感恩教育,真正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和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峰峰.青少年家庭感恩培育现状及策略——基于全国155,320个青少年的调查分析[J].青少年学刊,2021(05):10-15.

[2]张一红.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21(03):84-86.

[3]马榕.以孝为先导,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5):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