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彩霞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血液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80名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面对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回避、屈服等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可以调节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负性情绪的影响,改善应对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白血病:心理弹性训练;自我效能护理;生活质量

白血病通常也可被称为血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后,通常会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例如,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贫血、频繁感染、脏器或淋巴结肿大病症等情况[1]。受疾病、化疗不良反应等影响,白血病患者身心均会承受强烈的应激反应,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均明显降低,心理适应能力也随之降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不利,需及时展开专业护理[2]。自我效能护理结合心理弹性训练强调对患者实施与完成相关行为目标,或对某种困难进行应付,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的行为与心态发生转变后,再联合进行心理弹性训练,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心理弹性,提高治疗信心与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效果[3]许本研究将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80名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符合《白血病诊断学》中诊断标准,且均经骨髓活检确诊;为首次发病;接受化疗;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剔除:伴原发性心血管疾病者;伴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观察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1)组建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科室护士长、主治医师、心理医师各1名,主管护师2名,责任护士3名,护士长为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统筹与监管,组织成员展开培训,内容包括白血病病理知识、化疗方法与机制、自我效能护理方法、心理弹性训练方法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上岗。(2)自我效能护理。首先,积极规避负性刺激因素,避免患者听到与病情相关的负面信息,对于预后水平差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分别安排在不同房间,以防相互间的情绪受到影响。其次,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密切联系,及时告知疾病治疗情况,对于患者的病情表示同情与理解,并提供支持、鼓励,嘱咐亲属多关心、照顾患者,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并配合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服务。再次,给予患者介绍预后水平良好的病例,加强同伴支持,邀请预后良好、病情有效转归的患者回院,与患者介绍成功抗癌经历,充分挖掘患者内心的潜在动力,增强化疗信心。最后,引导患者制定个性化行为改变目标,实行奖惩机制,引导患者不断努力实现目标。护理工作中,对于配合度高、表现优越者,提供相关物质奖励,肯定其努力与进步;对于配合度低、表现不良者,予以劝说、引导及纠正,协助患者朝目标不断努力,获取成功体验感,增强自我效能。(3)心理弹性训练。入院时,小组成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指导患者对报名表上内容进行填写,包括一般情况、治疗期望与参与研究的动机等,以认知、行为/社会、情感及精神等要素为出发点,培养患者的社会支持能力、自我意识、问题处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景模拟、个例分析以及主题游戏等形式展开训练,具体环节有5个方面,即热身、运动、凝聚、分享、结束,逐渐打开患者的心结,对其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增强化疗信心,促使患者从思想逐渐过渡至行动的全方位改变。心理弹性训练1.5小时/次,1次/周,连续3个月。

1.3观察指标心理状态:抑郁、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得分越高则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明显;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该量表包括面对、回避及屈服3个维度,,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越倾向于采用该种应对方式;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估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总分最高分为8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比较 (x±s,分)

组别

n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53.96±5.54

39.18±3.94

55.70±5.38

42.64±4.18

对照组

40

53.84±5.61

49.07±4.26

55.79±5.44

50.78±4.83

t

0.227

10.751

0.479

7.462

p

0.746

0.000

0.631

0.000

2.2应对方式比较 两组应对方式的比较详见表2。

表2 应对方式比较(x±s,分)

组别

n

时间

面对

回避

屈服

观察组

40

干预前

14.84±1.98

17.76±1.59

12.10±1.16

干预后

20.18±1.35ab

10.19±1.24ab

8.96±1.16ab

对照组

40

干预前

14.95±2.01

17.82±1.61

12.22±1.23

干预后

16.05±1.47a

14.47±1.30a

13.08±1.35a

注:a与干预前比较p<0.05;a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详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比较 (x±s,分)

组别

n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观察组

40

73.58±4.93

73.85±6.73

68.54±6.21

70.98±7.56

对照组

40

59.61±6.11

58.99±5.14

58.79±5.12

61.53±5.821

t

10.894

12.573

9.634

8.66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化疗手段可以发挥出改善白血病患者身体疼痛及临床症状的效果,但长期的化疗过程也会给患者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心理,进而导致应对方式出现偏差,导致整体治疗效果的下降[4]本研究将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应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回避、屈服等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面对维度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综上所述,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弹性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可以调节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应对方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美堤.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09):77-78+107.

[2]庄碧清.多维度社会支持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8):1272-1274.

[3]祝丽丽,聂伟,李冯伟.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脑垂体瘤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0):184-188.

[4]郑琳君,俞巧琼.中医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J].新中医,2020,52(2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