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材料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浅析建筑材料检测

田延伟

422823199206182591

摘要:建材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大型施工中,建材的质量要求更高,以保证施工的总体质量。在施工选材时,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材,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想让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就必须将建筑工程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做好,运用科学的建筑工程材料的试验检测技术,确保建筑工程材料满足有关要求,从而避免出现施工隐患。文章着重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检测方法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为施工实践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材料包括直接的施工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砌体,木材结构,金属型材,以及安全带,钢丝绳,无论是哪一种材料出现质量缺陷或者数量供应不足,都会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建筑材料检测进行研究,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应加强对其的研究与应用。

一、建筑材料检测概况

建筑材料的检测主要是对其质量展开的检测,其项目可根据性能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功能材料,二是墙体材料,三是结构材料。由于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建材品种多、数量多,因此,对不同建材的检测标准也就不一样。为此,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工作方法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在检测工作中,要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取样计划,确保被检样品的代表性与覆盖性。另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控制检测的过程和结果,尽量减少人为的影响。

二、.建材检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检测人员的缺位

在工程质量检测中,检测员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的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对工程质量检测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建材检测人员对建材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建材检测的新技术、新理论知识认识不够,不能有效地利用建材检测的知识、技术来推动建材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些工作人员太多地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检测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这就造成了对材料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使其不能充分地发挥检测工作的功能。

(二)检测方法的不规范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测试和检测时,应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测试仪器和仪器,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在工程实践中,有些建设单位使用的检测设备不能追溯,或质量不合格,或某些仪器设备非常陈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这不仅不利于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规范性,也不利于获得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还会加大施工安全隐患,影响整体施工质量,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材料检测体系

同时,也要对检测体系的规范进行持续的改进,以提高检测质量的总体控制和检测质量。材料检测要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构建相对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将完备的检测制度和检测机构的业务相结合,形成标准化、程序化的施工模式。此外,检测机构还应事先准备好所需的资料,以保证测试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其次,还要继续对工作制度进行科学的改进,要求检测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要有一套完备的检测手册,在实际检测中逐步提高材料的保证系统,要主动提高检测人员的品质控制意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检测,提高检测质量的监管和管理水平,使整个质量保证系统得到健全。同时,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质量防治意识的培训,通过分工制度把责任分解到个人。

(二)科学配备人员和装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建材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使得建材检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起一套科学、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为检测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活动、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进而让他们能够满足发展的需求。

(三)检查环境以及检测环境的管理

对于不同材质,要有差别地控温、控湿,并要有具体的控温范围。在对建材检测工作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在16~26℃范围内,在30%~65%范围内。如果在进行对环境湿度、温度等特殊要求的测试时,应针对不同的测试对象,进行相应的控制。比如,在进行土壤测试时,应把环境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以内;在测定水泥凝固时间时,应注意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大于50%;在进行水泥表黏度试验工作中,应把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上;在测试水泥密实度时,应注意温度为19.5~20.5℃;在混凝土试样的养护性能试验中,应将18~22℃的标准养护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上;在砂浆试样的养护参数试验中,应控制标准的养护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大于90%、混合砂浆的相对湿度为60%~80%;在测定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时,应控制在45%~5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在进行钢筋屈服、拉伸强度试验时,应将试验温度控制在10~35℃范围内。

(四)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组织的监管功能

从建筑材料的采购到质量检测的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达到建设工程的各项要求。质量监督检测部门也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整个过程中要认真负责,对每个环节的质量把关,保证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保证机构管理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对自身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将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落实,从而提高建筑材料的整体质量。

(五)检测错误

减少检测误差,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前提。从现有条件来看,测量误差主要受仪器精度和操作者技术两个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如果引进精确的仪器来对建材进行测试和检测,就可以将误差减小到某种程度。但是,对于精密仪器来说,一般对工作人员和所使用的操作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降低试验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

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对材料的采购流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确保所采购的建筑材料达到了相应的标准。目前的建筑市场较为复杂,建筑材料的品质也是良莠不齐,所以,必须配备专门的采购员,并在工作过程中对各项资料进行详尽的记录,这样,如果发生材料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另外,还应注意材料的储存工作,针对材料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储存方式。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要注意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湿润、覆盖,防止其水分挥发。若工地气温过低,则必须做好保温和防冻的准备工作。除此之外,还应采取防腐蚀、防火等措施,对整体材料的性能进行优化。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检测工作包括了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提前规避设计和施工质量缺陷,促进项目进度顺利推进,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对材料的检查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材料的进场检查、临时存放区的定期检查和现场检查都是材料检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栗少祥.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3(11):80-82.

[2]陈晨果.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陶瓷,2022(11):137-139.

[3]陶泽鹏.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浅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