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关于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李文兰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435000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将长期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阶段,同时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面临监管法规滞后、监管水平有限、监管普及率低等困境,改善现有困境也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海关监管效率提升探究的主要问题。基于此,从健全海关监管制度法规、构建海关风险预警监管体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与多元合作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常态;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

一、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模式

新常态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类型不断增多,对应的监管模式与之变化,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的模式主要包括这几种类型:第一,针对一般出口型贸易方式,海关监管主要以“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为主。出口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提交出口清单,经海关核实后才准许出境,出口电商还需要根据规定汇总清单数据,获取报关单。第二,针对直邮进口贸易跨境电商贸易模式,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海关之间的数据共享,选择相应的商品,海关通过网络平台对电子商务企业订单信息进行监管。第三,针对特殊区域出口跨境电商贸易模式,首先需要对进入区域的特殊商品进行核对,按照规定进行退税;其次,做好清单核实工作,汇总监管数据,根据电子商务企业报单进行结汇。第四,针对保税进口跨境电商贸易模式,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将商品运往对应区域进行保管,监管部门会对报关产品进行核实,订单签署滞后代理报关公司会根据消费者订单提交清单,海关核对后会实施管理,对电子账册予以核销。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模式的多元化,使得海关监管工作内容繁杂、难度较大。

二、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面临的困境

(一)监管法规滞后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我国将长期处于创新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常态阶段,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对外跨境贸易规模大幅增加,新的贸易模式层出不穷,这使得海关监管制度法规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跨境贸易需求。海关监管主要遵循制度法规,制度法规越健全对应的监管盲区越小,制度法规越不完善,存在的监管漏洞就越多。现阶段,我国海关制度法规在不断完善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新的跨境电商模式出现下原有海关监管制度、机构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由此引发诸多监管问题。

(二)海关监管风控水平有限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主要依托于互联网进行贸易往来,互联网本身存在一定风险性,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海关监管难度。此外,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中还面临着产品质量风险、金融风险、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等。任何一方面监管不到位都会影响最终的监管效果。网络信息时代,海关风控管理以数据采集为依据,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风险评估,并根据潜在风险隐患制定预警策略。大数据时代,庞大的进出口规模使得海关监管数据信息大量增加,若缺乏高效的海关监管风控体系,很容易诱发监管风险。比如,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当中,海关需要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订单信息予以核实,由于企业进出口产品类型、来源地等存在差异性,在信息核对当中需要进行数据的转化,但由于海关监管风控系统信息接口信息转化率较低,格式转化较为复杂,不仅使得监管成本增加,而且也加剧了监管风险,很多虚假数据无法有效识别。

(三)知识产权保护及监管普及率困扰

新常态下,文化已经成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各国在发展中加大了文化产业投入力度,文创产品进出口贸易逐渐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常态。电子商务贸易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具有虚拟性特征,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为突出,不仅影响着一国文化输出,而且引发诸多海关监管问题。现阶段,知识产权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侵权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方式对其它商品的专利权、商标权等产生侵犯,比如购买仿冒名牌商品、图书等;其次,将他人图片、商标、专利运用到自己的产品、平台等当中,并以此获利;再次,将他人商标信息以源代码的方式存储到网络平台,用户检索获取时看到的并非真正的产品信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相关的海关监管法规并不完善,所以在面对知识产权问题时无法提供有效的保障。此外,海关监管信息普及率较低,主要通过海关监管平台、专属网站进行监管政策的宣传,很多消费者在获取海关监管政策方面较为局限,甚至对监管部门不了解,在无意识当中出现违反海关监管的行为活动,给海关监管带来困扰。

三、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海关监管制度法规

首先,构建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海关监管制度体系,做好相关政策、法规的整理,同时做好政策的宣传、推广。其次,做好现有海关监管法规的优化,根据海关电子商品进出口贸易状况以及对应产品类型优化制度法规,同时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行优化,积极做好海关监管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再次,注重海关监管法规范围的拓展。海关法规当中,要注重法规的完整性,提高监管内容的精准度,结合跨境电子商务现状拓展监管范围,避免法律漏洞。要加大消费者权益、售后争端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明确监管职责,只有确保监管法规的清晰、完整,才能为海关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二)构建海关风险预警监管体系

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面临更多风险,因此要积极构建风险预警监管体系。首先,要增强跨境电商海关监管风险控制的重视度,积极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风险监管效率,降低人为主观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海关监管体系当中,并构建智能化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对监管数据的动态分析,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风险的发生。再次,增强跨境电商风险布控指令探究力度。跨境电子商务产品类型多元,产品信息真伪性辨别难度大,特别是知识产权信息判定较为棘手。对此,跨境电子商务海关部门应当构建安全风险管理探究力度,做好风险的科学布控,做好监管参数设计工作,提高数据判定精准度。

(三)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与多元合作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文化实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产权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关系着一国文创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加大知识产权方面的制度健全,完善对应的监管机制。同时,想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长远发展,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进出口贸易环境。一方面,做好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政策的普及宣传。通过海关平台、网站、自媒体等多元途径开展跨境电子商品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宣传,让消费者明确自身应当履行的义务。海关监管部门还可以定期开展监管知识宣传方面的活动,提高跨境电商消费者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海关部门要注重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通过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来增强关联主体的进出口贸易法律意识,明确主体责任;同时增强与进出口贸易企业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规范性,通过多元合作营造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监管的良好环境。

四、结语

新常态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只有不断强化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监管环境,才能逐渐增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竞争力,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长远发展提供监管保障。

参考文献

[1]尹浩华,李美林. 我国进口零售跨境电商的海关监管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23,(06):71-76.

[2]唐玉琪. 跨境电商中的海关税收征管问题[J]. 法制博览,2022,(20):157-159.

[3]王慧敏. 完善我国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的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2021,(04):83-85.

[4]李秋正,蒋励佳,潘妍. 我国跨境电商通关监管生态系统演化创新的动力机制[J]. 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5):32-39.

[5]李依林. 海外代购的海关监管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