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建筑屋面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王耐,葛洪全,江思润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中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阜阳市,236000

摘要:随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环保政府的限制影响,商品混凝土主要原材料-粗、细骨料资源越来越紧张,全国各省市搅拌站为应对原材料资源不足问题,大量采用机制砂,而机制砂又因各地材料本身的化学与物理性能差别、材料品质参差不齐,导致混凝土拌合物产品质量波动性较大,对于有防水要求严格的屋面混凝土而言,拌合物质量不稳定,意味着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质量不能得到根本保证,如何提高屋面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提升全生命周期的耐久性,是工程业界研究的课题之一,通过掺合料技术、混凝土结构设计优化、振捣、养护等工艺改善,对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升工程品质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水泥;配合比;振捣;裂缝


引  言

建筑防水是目前主要施工技术之一。目前的工程项目中,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工程质量与成本息息相关,防水施工的质量问题也会为业主与客户在日后的使用中带来麻烦,这种现象在屋面工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屋面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不仅要面对日晒雨淋,同时也有冰雹降雪等特殊天气状况,相当于其他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如果屋面工程的自身质量不能达到技术标准,那么在日后的使用中也会出现诸如渗漏、开裂等问题。而混凝土作为直接暴露于外界的结构,它的自防水性能直接关乎到屋面防水质量。将屋面混凝土的自防水性能提升可以有效从根源减少屋面防水的质量问题隐患,从而确保屋面水无法进入建筑物内,保证建筑物内的正常使用。

1  自防水混凝土结构概述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水泥品种的选择、设计与施工技术 是保障混凝土防水性能的关键,应选择强度不低于32.5强度的水泥,在混凝土工程工程中严禁使用过期及不合格的水泥。作为关乎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碎石、卵石以及级配等多个质量控制点都需要进行严格系统的把关,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控制标准,在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管理流程,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防水质量。


2自防水混凝土的配置结构

在屋面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主要指的是在屋面工程施工中通过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密实度提升屋面防水性能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该施工技术和工艺是各种部位混凝土结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相比于传统的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补强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的自防水从材料自身解决了屋面工程防水质量问题。在现今屋面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最常用的是强度为C30的混凝土作为防水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在屋面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相比于其他混凝土拥有显著的优势,在混凝土自身的基础上同时加入早强膨胀剂。 在现在各种部位的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应加以养护,及时使用薄膜覆盖。砼硬化后,须安排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如出现蜂窝孔洞,可把松散地方剔除,精心处理后,再用掺PNC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修补好。

3屋面自防水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

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设计、材料性质以及配合成分,同时还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要求。一般在工程项目中,通过对大量屋面结构混凝土修补的记录进行研究,得出,在施工中,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与因素。

3.1 施工顺序

屋面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安装绑扎支模架钢管→焊接柱筋→绑扎柱筋→安装柱模→梁底模→绑扎梁筋→浇灌柱混凝土→安装梁侧模、楼板模→绑扎板筋→管盒预埋→浇筑梁板混凝土。

3.2 屋面梁板混凝土浇筑

应先浇灌大梁混凝土,必须分层,每层高度为50cm振捣密实,间歇时间不超2小时。从梁跨中开始,到两端支座。两跨及连续梁,从梁支座处开始,到跨中汇合。板从短边跨开始。沿长边跨平行浇捣。施工缝均留置中跨中 1/3 范围内。施工缝时间均不得超过 2小时。

3.3 屋面混凝土大梁测温

在每根大梁的轴心线跨中、埋设一根ф15的钢管,钢管底部密封,比梁底部高出50cm,钢管管口比梁领面高出20cm,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将伸出混凝土表面的钢管切割至于混凝土面层齐平。

4屋面工程中常见的防水问题

4.1 砼施工缝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4.1.1 产生原因施工缝的预留位置不当,在支模时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理,浇筑砼后,在新旧砼间形成夹层。在浇筑上层砼时,没有先在施工缝上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砼不能牢固粘结。

4.1.2 预防措施施工缝是防水砼工程中的薄弱部位,应尽量不留或少留,底板砼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底板与墙体间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留在墙上,且要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少于200mm,墙体不得留垂直施工缝。

4.2 混凝土开裂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4.2.1 产生原因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水灰比设计、骨料级配、外加剂掺量、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用量等不合理导致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不好,无法形成密实的内部结构,或者由于施工时振捣不均匀、不密实而造成的蜂窝、麻面、孔洞,或者由于混凝土浇注后养护不好等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纹,从而导致结构渗漏。

4.2.2 预防措施。(1)一般混凝土浇到设计标高后,用刮杠刮平,木抹子第一遍搓平,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收面,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脱水干裂。(2)预防温度裂缝,可从控制温度,改进设计施工操作工艺,改善砼性能,减少约束条件等方面入手,尽量选用低热或 中热水泥,选用良好级配的骨科,加强振捣,以提高砼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4.2.3 准确的搅拌计量。

混凝土如采用现场搅拌,配料系统使用前必须进行校验。人工添加膨胀剂及粉煤灰时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务必添加准确,误差≤0.5%。加入粉煤灰和膨胀剂后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s,保证各种材料拌合均匀,发挥作用。

4.2.4 施工质量及细部结构(施工缝、后浇带、钢筋撑角、穿墙管 道和螺栓、桩头等)的处理。(1)混凝土振捣时必须专人负责,振捣时间宜为 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确保不漏振、不欠振、不超振。并应严格按预先设计好的浇筑方法进行浇筑。(2)施工缝。按照规范的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300mm的墙体上,施工缝防水的构造形式主要有设置BW遇水膨胀止水条和中埋钢板止水带两种。

4.2.5 混凝土的拆模及养护、保护。防水混凝土应进行更严格的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水混凝土最好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有的工地为加快施工进度,1~2d 就拆模,其实这时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最高,早拆模造成散热快,增加了墙内外温差,易于形成温差裂缝。墙体宜在第5d拆模,带模慢淋水养护,拆模后用麻布帖墙并淋水保湿养护10~14d。

5结论

防水混凝土属结构自防水,理论上其防水效果及耐久性均较好,但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措施和操作工艺是取得预期防水效果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值得探讨和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在具体工程中, 按照前述施工方法来指导和控制实际施工,严格控制操作工艺,取 得了非常好的防水效果,满足了设计防水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一鸣 . 改善建筑屋面防水效果的技术探讨 [J]. 居舍 ,2019(05):135-136.

[2]  郭富萍 . 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J]. 山西建筑 ,2018(8):163-164.

[3]  宁志伟 . 基于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 施分析 [J]. 建材与装饰 ,2018(40):150.

[4]  袁琳 . 浅析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及质 量控制路径 [J]. 2022,36(0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