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田婷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第一中学 651700

【摘要】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人们在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的生存意义等问题上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它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境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策略

【引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效融合。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情操、品格和价值观念等。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文精神。为了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更好地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一、转变教学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有效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深入了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高中语文教师还要转变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多联系现实生活、多结合自身经验去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文进行理解。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桃花源的特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一谈对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挖掘教材,实现人文精神渗透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自己的工作。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养。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然等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归去来兮辞》这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魅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中阶段学习的课文大多描写家庭或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一些与课文情节相关联的图片播放出来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和作者想描写的画面有更直观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中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绚丽的图片、优美的音乐以及生动的小视频等形式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在讲解到有这一主题的文章时,必须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的主体,制定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熟悉度,做一个将教书育人根植于心的有信念、有理想的好教师。教师在具体的课本教学时也可通过一些文章篇目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篇具有深层次内涵的文章,同样在本单元的还有文天祥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展开群文教学法,在同一主题下,帮助学生感受到文章深层次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结语】“人文精神”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不仅能完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挖掘与探索课本教学中的人文教学内容,创建文化底蕴深厚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积累得到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婷,魏小娜.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重建与教学策略一 016年度语文教育争论论著评析之四[J].中学语文旬刊,017(16):1 -16.

[2]王永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 017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