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针对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陈妮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胃肠肿瘤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针对组(针对性护理)各35例,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针对组PSQI值更低;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经PIC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针对性护理可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外周静脉穿刺;静脉置管;肠外营养支持;胃肠肿瘤;并发症

胃肠肿瘤为目前很常见的肿瘤类型,近年来患病率在我国呈升高趋势、年轻化进展,其中胃癌、小肠间质瘤、结肠癌等为常见类型,早期症状隐匿、随着疾病持续发展,呈嗳气、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有黏液等表现,病情加重危及生命[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肠外营养支持是治疗此病的常见方法,提供足够营养、支持身体运行,但治疗期间受生理、心理因素,部分人群配合度,影响总体效果,故辅助有效护理是关键。陈珊[2]证实,常规护理模式单一,虽有一定价值、但最终疗效较差,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研究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70例胃肠肿瘤患者,针对组(35例):男/女=20例/15例,年龄38-74岁,均值(50.32±2.47)岁;病程1-4年,均值(2.26±0.38)年;参照组(35例):男/女=21例/14例,年龄39-75岁,均值(50.46±2.53)岁;病程1-5年,均值(2.39±0.42)年。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口头阐述、体征监测及基础指导等。

针对组(针对性护理):①穿刺前:考虑患者文化背景,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原因,提前做好准备,遵守无菌操作置管,导管置入患者肩部位置,头部偏转于穿刺方向、下颌靠近肩部,若送管困难,先将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推入后送管,若有阻力禁忌强行送管,对侧尝试送管;②置管后:密切监测观察情况,明确是否有疼痛、红肿或发热等,叮嘱患者若有不适及时汇报,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卫生,若有潮湿或污染则及时更换,注意对穿刺点及周围清洁后更换,确保导管通畅,导管紧密连接接头,避免破裂脱落,营养液输注间隙注意定期冲管,完成输液后冲管,用肝素液完成;

③健康宣教:定期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多样化健康宣教,如发放手册、专题报告及面对面交谈等,嘱咐保持穿刺点清洁,洗澡时做好保护,穿刺位置尽量避免淋湿,适当活动置管肢体,适当抬高患肢、缓慢完成日常动作,禁忌自行拔管、平时做好保护;④并发症预防:使用弹力绷带适当加压固定,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局部渗血,适当抬高、按摩及活动患肢,减轻肿胀程度,促血液循环,并用多磺酸粘多糖外擦穿刺周围、做好清洁消毒,若出现导管异位、堵塞等,及时处理[3]

1.3观察指标

睡眠质量:参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有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总分21、分值愈高愈好。

并发症:统计静脉炎、导管堵塞及感染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

  护理前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参照组,针对组PSQI值更低,P<0.05,见表1。

表1 睡眠质量比较(±s,分)

组别

睡眠效率

日间功能

睡眠障碍

入睡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针对组(n=35)

15.34±2.39

6.14±0.38*#

17.28±2.14

7.12±0.46*#

16.18±2.25

6.57±0.32*#

15.47±2.51

7.45±0.53*#

参照组(n=35)

15.62±2.45

8.69±0.45*

17.19±2.05

10.63±0.38*

16.23±2.37

9.64±0.45*

15.54±2.63

10.51±0.69*

t

0.484

25.614

0.180

34.803

0.091

32.892

0.114

20.807

p

0.630

P<0.05

0.858

P<0.05

0.928

P<0.05

0.910

P<0.05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2 并发症

较参照组,针对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比较[(n),%]

组别

静脉炎

导管堵塞

感染

并发症率

针对组(n=35)

1(2.86)

1(2.86)

0(0.00)

2(5.71%)

参照组(n=35)

4(11.43)

2(5.71)

2(5.71)

8(22.86%)

x2

--

--

--

4.200

p

--

--

--

0.040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4-5],针对性护理用于PIC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中可行,分析:①穿刺前提前告知并发症风险、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遵守无菌操作合理置管、确保顺利完成置管操作,置管后加强置管情况观察,明确是否红肿、疼痛等,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感染,注意清洁穿刺点及周围,保证导管畅通,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总体效果;②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引起对管道保护的重视,适当活动患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加强并发症预防,注意封管操作的正确性、落实防堵操作,及时处理拔管、减少并发症发生[6]

本研究示:①针对组PSQI值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PICC肠外营养支持可纠正患者营养不良、增强机体耐受力,但置管期间受多因素刺激、患者伴睡眠障碍,故对症护理可改善睡眠;②针对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置管操作不合理、引起并发症出现,故对症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胃肠肿瘤患者行PICC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针对性护理可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利于治疗康复。

参考文献:

[1]陈珊,龙玲慧,陆云.芳香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肠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9):110-113.

[2]刘清元,董苗英,冯晓瑞.基于KTA模式的围术期健康教育及护理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05):724-728.

[3]胡于琴.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20,(19):109-110.

[4]张瑞,周丽.危重新生儿行周围静脉营养时并发症的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20,(19):99.

[5]桑瑜.晚期肿瘤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6):100,31.

[6]胡于琴.静脉治疗护理在持续质量改进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21,(2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