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浅析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魏群,  

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   

摘要:物理是一门与人类生产实践关系非常密切的实用学科,物理即万物之理,对高中生开展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习课本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互相联系,培养物理实践技能和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合作化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对物理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和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技能。本文试着总结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应用策略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功利化教学氛围太过浓重和学生们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开展物理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养成自主观察生活周边的物理问题,并应用创新手段进行自主创新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建立合作化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互相监督、促进彼此的物理教学任务完成,促进班级内互帮互助、你追我赶良好团队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热爱,在学生的心中播撒下一颗心向科学的种子。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化教学的意义

物理本身是一门学习难度大、学生们学习效率不高的重点难点课程,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无法准确理解物理知识概念和感受不到自我物理学习进步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物理考试分数的重要性,学生也自然会将物理课的学习重点放在各种习题的解法和提分套路上。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多是采用一言堂式的集体式大锅饭教学,而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情况。教师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权利,学生们也很少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在有效推行合作化的物理教学模式后,学生们可以互相监督彼此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参加各种具备主观性、开放性的物理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互结合,起到在生活中学习的教学效果[1]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开展合作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有效分组

要有效地推行合作化物理教学,首先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自身的定位,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合作化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们在符合自我实际情况的物理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中不断提升自我。教师切不可简单粗暴地以学生的物理考试成绩分数来进行分组划分,而是要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摸排调查,然后再帮助学生们进入到合适的物理学习小组中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们在课后的物理教学负担是否太过沉重、学生是否有感兴趣的物理学习模式。同时,学生们的合作化学习小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根据自我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自由分组,让学生们一起合作完成物理教学的预习、教学和作业完成等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轮流担任物理学习小组的组长,让学生们通过民主讨论、集思广益等方式来讨论下一步的物理学习计划,让学生们在自主进行创新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团队协作技能和核心素养。要开展物理合作化教学,教师就要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不断评估自我的物理学习情况以动态调整下一步的物理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小组中不断地锻炼自我。

(二)开展有效的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开展有效的物理教学分组后,可以组织学生们以合作的形式去完成更加具有挑战性的物理教学任务。例如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观看微课视频,通过讨论思考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来提前了解物理教学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合作化的形式展开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们以一种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进入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中,保持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教师可以向各个学习小组传输预习视频,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相关的电影纪录片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让学生们观察这些运动的规律并总结相应的特点,如过山车、气象卫星都是常见的圆周运动模型;而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在给学生们讲授了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后,还可以让学生们以合作化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圆周运动模型进行研究并进行受力分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物理核心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引入问题思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团队教学活动,如“圆周运动中的物体受力方向与大小是否有变化?”、“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学生们需要各司其职的完成受力分析、速度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圆周运动的特点和相关物理知识。在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布置实践类课后作业,让学生们一起观摩学习各种模拟的物理运动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地总结分析圆周运动的规律特点

[2]。通过组织学生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团队合作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高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

(三)开展分组实验教学

物理知识除了理论课程教学还包括实验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们以团队学习小组形式来进行各种经典实验的模拟操作和创新实验。教师要组织各个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提前撰写好实验计划,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对待实验结果,要让学生享受团队合作来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去片面地追求实验结果。例如在学习“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时,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观摩学习了各种电表的使用方法,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们以团队小组的形式对校园中的各个电器的电功率进行有效测量,看哪个物理实验小组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实验任务,让学生们在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培养实验技能[3]

结束语: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帮助学生们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物理核心思维。通过开展合作化的物理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物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有效分组、组织长期的合作化教学和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等策略来促进合作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建中.关于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科技风,2022(06):43-45.

[2]李贞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231.

[3]陈鑫理.探析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3):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