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在此背景下,体验式教学被正式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情景模拟的体验式教学开展逐渐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高效运用体验式教学,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目前所有中职心理健康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如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应用

目前,国内有非常多的中职学院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课程的基本性质上来分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教育、实际体验为一体的学科,这门课程虽然是中职学院学生的选修课,但是其重要性却不弱于必修课程,因此这门课也成为中职院校格外重视的一门课程。中职学员可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或者说是低年级的学生。但是从中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和效果来看,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课程内容设计得不够严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实际的课程体验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中职院校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含义

体验式教学主要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规律以及年龄特点,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比如表演心理情景剧、案例分析以及讲述心理小故事等等。以这种方式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心理情感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情景中亲身体会和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将心理知识和心理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1]

体验式教学模式一改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因为更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特点。体验式教学在应用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更容易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所想,从而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容易认清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2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原则

2.1参与式的活动原则 对于中职学生,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社会实践、心理剧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采用即兴演讲的方式来活跃课程教学气氛,从而达到人人思考、人人参与的教学目标。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想要达到的最佳效果[3]

2.2尊重式原则 体验式教学方式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较为敏感,教师的一句话很可能会对其学习生涯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让学生的心理想法得到抒发,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3鼓励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在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并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即便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也同样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教师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活动,进而确定课堂教学方向。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表扬,并让这部分学生为班级其他学生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总之,在利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少一些批评。

2.4因材施教的指导原则 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既熟悉又陌生,而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也不同,所以教师的讲课方式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所起到的教育效果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4]。因此,教师在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需要通过日常的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问题,及时做到针对性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个别特殊或者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教师还需要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教学,这对于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顺利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所以体验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自行去验证、体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教师所要向自己传达的教学思想和专业知识内容。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针对课堂教学主题,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1融入环节 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根据待讲的课程内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然后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出一些重点知识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将课程的主题内容总结出来[5]。这个环节的突出特点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氛围中,彻底融入到教师的讲课节奏中。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内容设定教学情景,让学生亲身体会教学情景,并逐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

3.2分享环节 在分享环节中,教师要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形成一种小组讨论的模式。在分小组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遵循的宗旨就是每个小组的学习能力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小组内的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尽量相近。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都能够找到自己对于本节课理解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接下来教师讲课的重点内容。并且通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和结论探讨结果分享,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得到升华,同时也能够将学生课堂主体位置突显出来。

3.3感悟环节 在该环节中,教师需要结合中职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再联系实际,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能够针对自身的心理情况进行自我调节,逐步转变不良的心理理念,彻底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还能够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6]

3.4提高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心理暗示,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中讲过的内容,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一本书、观看一部电影或者读一首诗到哪个等方式,让学生从书中学习到一个知识,并对自己的心理想法有一个暗示教育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起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是目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而在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时,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听,还需要教师给学生一些能够亲自体验的机会。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思想和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的课程知识内化成为心理素质,外化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叶郁.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2022(39):170-171.

[2]曹卫.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价值分析[J].才智,2020(27):99-101.

[3]沈洁.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J].品位经典,2020(05):149-150.

[4]程滟.体验式教学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20(12):118.

[5]李倩.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践应用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03):206-207.

[6]刘小芳.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7(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