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精彩,“层”次不穷——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分”出精彩,“层”次不穷——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管理

邱玉霜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大徐镇中心小学,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现代化教育将关注的重点从学生的成绩提升转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这一背景下,有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教学现状提出数学分层作业管理的政策,旨在更合理地。在该政策的指导下,中小学各学科进行了教学改革。其中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从数学学科的教学角度出发,合理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分层作业;小学;数学

小学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作业设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布置大量数学作业的形式来以时间换优势,通过“题海战术”的形式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成绩。这样的作业安排虽然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却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数学教学改革应积极响应分层作业管理的政策,改革作业设计体系,合理安排数学教学计划。本文将立足于数学教学改革,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措施。

一、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减少作业数量并不意味着将作业减至没有,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作业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在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学”是“教”和“学”双向的过程。因此,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如说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预习、复习这类任务量较轻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自己之前的学习内容产生思考,及时查漏补缺,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作业内容的质量,减少“无意义”的作业。作业的具体内容也要难度适当,既要有巩固学生学习基础的部分,又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部分。在政策的引领下,较少数学作业数量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作业安排,而是通过合理的作业安排,发挥作业最大的价值。因此,作业内容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细。此外,在“全面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数学学科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学科的作业安排,避免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减少书面作业,丰富作业形式

在传统作业形式作业中,书面作业为最主要的作业。但长时间的书面作业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情绪或者是抵抗情绪,不利于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爱好,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立体图形的内容”时,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让学生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以及立体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系。在具体手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会逐渐扩宽,逐渐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布置一些观看视频的数学任务。比如说,在讲解解方程这类较为抽象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解方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图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于之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比如说简要测量雕像、观察公园花坛图形等,找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减轻学生负担,设计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并不是单纯按照学生的数学成绩区分,布置不同内容的作业,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布置“个性化作业”,提升学生地数学能力。在以往的作业布置中,往往将学生按照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对待。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日常的作业难度较低,不利于其学习视野的进一不扩宽;对于一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来说,平时作业较为概括化,不能及时解决其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日常的数学作业略有难度,既不利于其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分层作业,先设置一部分基础作业,帮助学生巩固上课学习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联系作业。比如说,乘法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多练习一些乘法算数题。此外,还可以以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性地完成。

四、提高作业有效性,完善评价体系

作业布置地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教师的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检测学生作业的有效途径就是设置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教师批阅作业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批阅作业,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学计划,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地问题,解决学生的知识盲区,纠正学生态度不端正的行为。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答案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评或者互评的形式发现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

分层作业是一种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使学校的资源得到均衡,又能缓解父母的时间和经济压力。但是,减负并不意味着单纯减少作业的数量,而是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合理控制作业内容,制订适当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减轻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涛.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5):44-46.

[2]吴静环.试析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40.

[3]卢秋霞.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及管理研究[J].读写算,2019(15):156.

[4]赖文中.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