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民俗活动课程培养幼儿优秀传统美德的价值与建构——以台江区地域传统节庆活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节庆民俗活动课程培养幼儿优秀传统美德的价值与建构——以台江区地域传统节庆活动为例

陈林

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350003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优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台江传统节庆活动作为福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塑造了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形态。本文旨在尝试通过开展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点的节庆活动,培养幼儿孝老爱亲、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幼儿的生活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让幼儿从自己熟悉的地方特色节庆文化中汲取公民素养的养分,茁壮成长。

【关键词】地域节庆民俗活动  幼儿优秀传统美德

一、地域节庆文化活动对培养幼儿优秀传统美德的意义

台江传统节庆文化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在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必然也应对幼儿自身的生命成长。然而传统文化真正内化于幼儿的血脉之中,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将其传递给幼儿,而具有地域特色的节庆活动,能够让幼儿在亲历、体验节日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台江地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1. 地域节庆文化滋润童心

  文化能够滋润生命,幼儿的生活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广泛、有效地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节庆资源,既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地域节庆文化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不仅能让幼儿认识乡土环境,感受台江文化的丰富和魅力,也能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有利于幼儿形成强烈的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总之,从幼儿熟悉的地方特色节庆文化中获取教育资源;既有利于开阔幼儿的视野,也有利于幼儿主动构建新的认知。

   2.地域节庆文化涵养童礼

地域节庆文化是地方传统文化组成的瑰宝,以唤醒、激发、熏陶和浸润等方式,让幼儿接触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在感知、体验和操作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传统地域节庆文化的沉浸式感受体验过程中,能唤起幼儿的公民素养的体悟,才可能真正内化于幼儿的血脉之中,切实影响幼儿文化身份的建构。

二、地域节庆文化活动课程的内容建构

幼儿的经验构建是动态的,他们原有经验决定了课程的切入口。我园位于福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区域—台江区,我们结合了台江地方节庆文化资源,从幼儿所生活的地方文化背景中汲取素材和灵感,利用儿童普遍熟悉和接受的、具有典型台江地方文化特点的儿童生活方式和形态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构建了幼儿的活动课程。让幼儿获得丰富、多元、有趣的成长体验的同时,使节庆活动不仅帮助幼儿获得文化浸润体验,还培养幼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优秀中华民族的仁爱美德。

三、地域节庆文化活动课程的建构路径

1、依托地方传统节日,丰富活动内涵,助推深度体验。

如前面所提到的我园尝试围绕辞旧迎新节庆活动,针对幼儿年龄段的不同,根据年龄的不同,确立了不同的节庆目标。小班主要侧重的是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比较典型活动的感知与参与;中班侧重于传统节日内涵的体验与理解;大班侧重于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展现和丰富。通过这一系列的对节日内涵的理解,链接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突出幼儿的感知和体验,以易于幼儿理解和操作的时间活动为主要形式,便于幼儿理解和接纳,从而对幼儿涵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例如在培养幼儿敬业尊师的传统美德时,我们结合台江商俗活动尾牙,结合春游组织全体幼儿开展了参观台江民俗馆,了解不同的行业,均有各自行业开创者,感受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在戏剧表演游戏中开展尾牙宴活动, 中班幼儿穿上古风感十足的老板伙计装,再现古时拜师求艺的礼节仪式,深度体验台江地方风俗特色;在大班阶段,由于幼儿有之前沉浸式的体验,我们引导幼儿再次基础上自发生成了自己的尊师重教节日拜师宴,结合了每年的教师节,开展了我爱我的老师”“老师,你好等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揣摩尾牙宴背后的文化意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幼儿的思考引向深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用传统节日文化塑幼儿美德这一最终目的。

2、依托地方传统节日,构筑传统美德讲堂与工坊,拓展实施路径

通过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的体验,我们将节庆课程融入五大领域各项活动中,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让幼儿生活的过程成为培养优秀传统美德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因此它既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家园共育开展节庆活动对于培养幼儿优秀传统美德有着举足轻重、补课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现在的幼儿家长多为90、00后,对传统节庆文化认识不高,我们通过开设台江节庆特色讲堂,向家长普及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帮助家长理解传统节庆活动,引导家长正确形成进一步了解传统节庆文化与优秀传统美德之间的文化价值认识。在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不断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密切亲子关系,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如在传统节日拗九节中,我们开展了主题《我的节日—拗九》,调动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资源,如家长带领幼儿走进拗九,了解拗九背后的历史文化,亲身与幼儿参与社区、福利院爱老孝亲的活动。家庭、幼儿园共同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丰富的,全方位的培养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幼儿的接纳和实践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

中国是有着世界公认的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的国家,节庆文化的感受传承,有助于幼儿萌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帮助幼儿收获更多的直观的认知和体验,提升幼儿的公民素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取舍节庆活动有价值的部分,把培养优秀传统美德的公民素养内容转化为真实的活动场景,融入幼儿真实的活动体验中,科学指导和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推动传统节庆文文化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和高质量,让优秀美德滋润童心,助力幼儿催生幼儿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唤起幼儿亲社会的情感逐步外化为幼儿自觉的美德行为,为发展健全人格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