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覃新银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530024

摘要:师生互动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决定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当教师利用导学互动模式进行教学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实现以导促学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应用

引言

所谓导学互动,是将引导学习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结合在一起,衍生而出的创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的教育思路,提倡“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深人探究知识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适当插入问题和悬念,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含义

导学互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旨在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导学互动模式首先体现在自学导纲的设计上,这一层面需要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实现新课的引入。然后,在引入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完成已经编写好的导学提纲。此后则要促使学生与教师实现有效的合作互动,也就是学生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与教师和同学实现互动,通过沟通、交流探讨问题解决的办法。最后,导学归纳。也就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概括,在概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总结和归纳[1]。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实现高效学习。

2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设定合理的自学导纲

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从传统的教学变为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引导作用发挥的主体是教师。从互动层面上落实,导学互动主要体现为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运用导学互动模式时,应该设定科学的自学导纲,通过自学导纲,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能够在概念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结合自学导纲做好前期铺垫,进而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以此在促使学生掌握独立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中位数与众数这一概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过程中,以往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概念灌输和学生背诵,再加上“题海战术”而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而在“导学互动”模式应用中,首先让学生能够针对课本中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然后通过自我描述给出定义,最后能够通过一些例子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练习题的完成中进一步掌握中位数或众数获取的方式。在导学提纲设定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获取方法与技巧是本一节课程学习的目标,以此为学生实际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方向。

2.2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总结归纳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并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点更加全面,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高效归纳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知识运用情况总结知识点,并将知识划分为已掌握的知识和未掌握的知识。此种总结方式,方便学生后续复习,但是无法凸显知识间的关联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此时,教师应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新的总结归纳思路。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初中阶段所涉及的知识大多存在一定关联。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可以一边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一边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绘制思维导图,更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尤其在对函数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时,会涉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两部分内容间的关系,更全面地掌握与函数相关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经验以及知识储备能够在导学中发挥重要作用[2]

2.3课后互动,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利用导学互动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互动指的是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言语交流、文字交流,共同讨论某一问题或知识点。一般情况下,互动发生在课堂,因为受时间、空间因素影响,教师、学生很难进行课后互动。而在信息技术辅助下,教师可以构建班级交流平台,让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在平台内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中与学生互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制作讲学视频,并将其上传到公共平台,允许学生在视频下方通过评论的方式互动。此种情况下,教师便可以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在借助班级交流平台,对数学知识进行课后拓展时,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并与学生沟通,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确认课后拓展延伸方向。在互动交流中发现,部分学生自学能力不足,未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3]。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综合型数学题,让他们在习题训练中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在与教师互动期间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导学互动作用的目的。

结束语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引导者的引导作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此外,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信英.浅析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11):148-149.

[2]张林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72.

[3]孙艳玲.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探讨[J].家长,2019(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