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思辨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思辨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探究

李方方

安徽阜阳颍上县第五中学 安徽 阜阳 236200

摘要:语文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育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科培养以应付应试教育为主,将学科成绩看作主要任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要求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对事物的表述能力,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下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思辨与表达能力提升影响、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有效策略

引言

在初中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品质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对于社会所需求的,是远远不够的。初中时代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的黄金期,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然而这种方式还未成熟,其思辨性有待提高,这也是新课改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畅所欲言不再是奢望,对于许多问题学生有独特的看法,培育其表达能力也是对其思维的一种训练。

一、破除学生思维固态,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学生对于事物的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看中的是培育学生如何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而不是对于文章学生有什么样的感悟与思考,导致学生尤其在意学科成绩分数,大多数所学的均为知识技巧,对于文章没有辩证性的思考,也没有自我的认知,使得文章在学生眼中只是技巧堆叠出来无用的言语,使其思维固态化。为贯彻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引入趣味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对一些段落文章有自己的思考,增强思辨能力,在课堂上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打破学生的固态思维,使得语文教学弹性化,更体现出语言的包容性。学生在打破固态思维后,要将思维方式融入现实生活中,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后进行深入的反思,不断的从中提取有利之处,为自身良好发展打造一个思想平台,不断对这个思想平台进行扩充,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打造新型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转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仍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板书、口头讲述等单一的方式来传授知识,浪费课堂时间,且无法进行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课堂所讲述的也大多为做题技巧等,学生所学知识过于空洞,无法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本章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型的预习任务,在课前,教师要做好相应的知识框架的构造,不仅要满足课堂需求,也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完成能力。在新课标要求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担起重任,以教书育人为理念,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彻底转变学生应试思维。打造新型教学课堂,就是要将学生担当起课堂的主人公身份,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贯彻新课改理念,提升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比如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制作一节微课,引导学生对于本章的学习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对学生发问,其对这节微课有着怎样的认识或者思考,由浅入深的去引导学生进行本章的学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上独特的教学方式,势必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热烈讨论,长期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讨论式教学,加强学生思辨能力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在积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辩证思维,同时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此外,教师应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队,通过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学生开阔思维,提供平台,使学生融入到教学之中,担当起学习主人公的身份。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中,先进行课前导读,让同学们领悟作者在文章中展现出来的感情,再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彼此的感悟,在此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加强。这样的过程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同时也听取其他人的思路,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知。然后,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讲述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情感历程,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一篇带多篇,做到举一反三

随着学生思维的开拓,看待问题的层面以及方向各有不同。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时代背景,人物背景以及事件的发生时人物的心理感触等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沉浸在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也可以在备课时,了解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不同情感的代表作,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感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情感历程,进一步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问题背后隐含的知识理解与感知,做到举一反三,牢牢把握本文所传达的主旨内涵。贯彻新课改要求,把课堂教育与实际问题相关联,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所学的知识与其相联系,化虚为实,开拓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产生更好的课堂效果,锻炼其表达能力。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这一章的内容时,感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现实观点,领悟富贵不能淫的气节,形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在生活中,往往人们无法避免的会面临选择,就连小孩子也无法避免,比如在玩具和零食之间往往要做选择,如果贪得无厌,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真实写照。在面对诱惑时,学生要不断的反思自己,比如,拾金不昧,不触犯原则性问题,宁做君子,不当小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危机意识,不懈怠不懒惰,保持学习热情,勇争第一。如果学生只停留在单一地对课文进行背诵朗读中,不会深度思考,学习这篇文章为今后的生活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会使学生陷入僵硬化的思维,不会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就会失去了语文教育本来的意义。

结束语

  学生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课堂教学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对于学生不断创新式、发散式的思维,进行鼓励,给予肯定,打破思维固态,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做到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仅对于他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让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更加的全面。拥有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让今后的学习生涯更加的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 剖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A]. 曹明中.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2022

[2] 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之间的研究[A]. 耿珺.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2022

[3]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 何毅.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