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与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与尝试

黄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第八中学     新疆和田   848300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由于小学和初中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学生在学习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考虑到中小学阶段教学的特点,实现阅读方面的有效衔接,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提升知识学习效率。本文重点阐述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的措施,以此更好的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阅读;衔接方法;措施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能够基于阅读教学所具有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融入到阅读学习当中,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强化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有效地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一、中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针对当前中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重视学生的阅读成绩,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这也就导致学生的阅读量相对比较少。另外,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是采用机械灌输的方式。并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最终导致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并不甚理想。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也比较差。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阅读当中,不能很好的积累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不利于做好中小学阅读的衔接。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这也就导致学生在阅读当中会感觉知识学习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阅读氛围当中,最终导致阅读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方法

(一)挖掘教材内容,实现有效衔接

中小学语文阅读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课本当中的知识内容,也就会导致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时感觉阅读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进而挫伤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深层次的挖掘阅读当中的内容,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融入,以此避免学生在初中阶段出现不适应,有效的实现中小学语文阅读的衔接。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知识内容时,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系统化的阅读以及学习之后,能够了解到阅读的主题是对待事物的认知会受到外在环境的限制。但是在初中阶段,阅读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受到外在环境的限制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要求。在初中阶段,学生在阅读当中要能够认识到其中深层次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眼界不要过于狭小,缺乏长远的眼光。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阅读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讲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认识到浅层次的内涵之外,还要由此对学生进行过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时不会那么迷茫,提升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的自信心,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阅读知识学习氛围当中,有效的实现中小学语文阅读之间的衔接。为此,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好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次挖掘,进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加深层次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层面,还包括深层次的内涵,具备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课程标准,实现有效衔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系列化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小学阶段所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对于初中阶段的阅读也能够有所了解。在小学阶段,对初中的内容进行渗透,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中小学之间的衔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丑小鸭》的故事,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点是不能仅仅看外表,即使是丑小鸭,也能够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对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可以将丑小鸭比喻做人。让学生理解为,只要人不断的努力,也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为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丑小鸭》的阅读知识内容之后,要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个故事有没有深层次的主题,如果是将丑小鸭比喻成我们人类,你会想到什么?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能够便于学生对文章内要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也能够让学生具备更加积极向上的努力方向,有效的实现中小学语文阅读的衔接。正确解读中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要求,以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适宜的阅读知识,为初中阶段阅读知识的开展做好相应的铺垫,

(三)方式方法做好衔接,优化衔接效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教师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往往并不能独立的完成阅读任务,初中阅读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阅读,然后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整理重、难点,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到了初中阅读时,可能会存在不适应。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中,要注重将中小学的阅读方式、方法相互融合。教师要注重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同时也鼓励学生在阅读当中更加的独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在课后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整理其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挖掘主题内涵,以此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促进学生自主独立性的提升,有效的优化学生的阅读知识学习效果。在方式方法上做好相应的衔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独立的阅读习惯,进而更加适应初中阶段的阅读,以此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成长做好更多的铺垫,有效的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传授阅读方式方法时,还要考虑到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性以及接受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阅读知识学习中,对阅读知识进行感知,满足学生在阅读层面的需求,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结语

总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做好衔接工作,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知识学习当中,感知到阅读所具有的魅力,在阅读当中,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深层次的挖掘阅读当中的内容,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对初中的内容进行渗透,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将中小学的阅读方式、方法相互融合,教师要注重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同时也鼓励学生在阅读当中更加的独立,实现中小学之间的衔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昀姝.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和建议[J].智力,2023(03):88-90+118.

[2]王福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及应用路径[J].华夏教师,2022(02):41-42.

[3]俞淑山,汤耀武.中小学整本书阅读衔接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01):3-4.

[4]韦文红.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方法[J].天津教育,2021(3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