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选手心理技能训练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技能大赛选手心理技能训练探索

汪杰

 渭南技师学院 714000

摘要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不但能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更能够激发学生形成比学习、比技能的良好氛围。但是技能大赛选手经常在赛前训练和比赛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影响比赛,如对对手缺乏了解,导致训练动机与比赛信心不足,长期单调训练导致生理疲劳和心理倦怠等。因此,通过合理设置目标、提升选手自信、进行模拟训练等心理技能训练,对选手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   技能大赛选手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直接来源于军事和体育心理训练。二战期间,美国对飞行员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心理训练。随后各国也普遍对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进行心理训练。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载人航天计划中也开展了大量的心理素质训练[12]

一、赛前训练及比赛中易出现的四种不良心理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格鲁波通过研究发现,在比赛中选手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其中,低、中水平选手心理因素对技能的影响占20%,生物力学的影响占80%;而高水平竞技选手比赛中心理因素对技能的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只占到20%。也就是说,技能大赛不但是技术技能的较量,更多的是选手们心理素质之间的较量[1]。近年来,各级各类大赛得到了各个学校的高度重视,各个学校选手们的成绩快速增长,选手们之间的技术水平接近,竞争更加激烈。当参赛选手们的训练方法、技术技能等方面势均力敌时,往往是心理因素决定了比赛结果。选手们技术技能的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均以良好的心理训练为基础。心理训练与技术技能训练、体能训练紧密联系,构成了技能大赛训练的主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大赛培训及裁判工作,总结起来大赛选手主要会产生以下四种不良心理现象(效应)。

1、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它的表现是成长曲线上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再上升,甚至出现略微下降。但是,在高原期以后,成长曲线又会重新上升,即表示练习又有所进步。

2、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要的表演时,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对人们说,我知道这一次肯定会出事,因为他在上场前不停地说,这次表演非常重要,不允许失败。

心理学家把这种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做某事,而是一再考虑做这件事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3、心理饱和现象

心理饱和现象指人们对某种事情的承受力到达了极限后就无法继续承受这类事件带来的刺激。在技能大赛训练中,适量的工作量会让选手感到新鲜和充实,而工作量一旦过多选手就会出现厌烦情绪,从而出现失误。

4、克拉克现象

克拉克是世界著名长跑选手,他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但是,他参加了两届奥运会均未登上冠军的领奖台,只获得了一枚铜牌。研究者也常借用“克拉克现象”来研究最优秀选手在重大比赛中失利的问题。

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针对赛前的日常训练和紧张的比赛中容易出现的四种心理现象(效应),通过对技能大赛选手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培养选手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与心理技能,使选手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主要采用以下5种方法。

  1. 合理设置目标,激发选手的获得感
      比赛前的集训选手们基本在自己的学校内部单独进行,对手的各种训练情况和水平无法知晓。因为不了解对手信息,选手就会对自己的实力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导致目标设置出现偏差。因此,准确评估自身能力、确定出合理的目标就成为关键[4]
      通常情况下,设置合理目标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对选手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在设置目标时,将长期、中期、短期目标相互结合。通常,短期目标效果最好,对选手的训练最容易产生良好地推动作用。但是,短期目标必须有长期目标作为导向,选手的训练才会更加自觉,更能坚持到底。

目标设置通常分三步。首先自我分析,确定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距离。选手首先要了解自身现在的真实水平,不能将自己现在的真实水平与希望自己达到的水平相混淆。其次是目标的技术分析。目标应遵循SMART原则,S指目标的具体化,M指目标具有可测量性,A指目标具有可实现性,R指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T指目标具有期限[1]。第三步是制定纵向目标和多级化目标。设置纵向目标时,强调自己与自己的比较,有助于维持和提高内部动机[1]。同时,目标的设置必须具有层次性:有超水平发挥时达到的目标,有正常发挥时达到的目标,还有出现意外情况时达到的目标。设置多层次目标可有效地减轻选手的心理负担,提升比赛时的自信心,更有利于现实目标的实现[1]。   

  1. 自我肯定,提升自信心
       自我肯定要满足三个条件:①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②被他人客观、公正地评价。 ③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肯定,发现、总结自身的优点,能够极大地获得自信心。自信心能帮助选手激发起强烈的正面情绪、促进专注力、提高努力程度、维持前进的动力。
      自信心训练主要解决的是选手自信心不足等问题。通过进行积极地自我对话,产生正性思维,从而形成成功自证预言假设,改善情绪、增加自信。
        3. 激发选手动机,缓解赛前倦怠综合征

动机是推动选手积极参与训练的内部动力。它激发并维持选手的各项活动,将活动引向一定的目标,以此来满足个体的理想或者达到的愿望。正确、合理的动机是选手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也是推动选手刻苦训练、争创佳绩的内在主观因素。

倦怠综合征是选手长期、单调训练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疲惫甚至厌倦的不良表现。技能大赛选手时间集训,始终处于活动封闭的环境中,极易产生倦怠感,从而导致选手出现动力减弱、情绪低落、缺乏信心等负向身心反应。
  消除倦怠综合征,需要我们不断改善训练条件、丰富训练内容、让选手亲自参与制定训练计划,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日常训练的价值,满足选手的各类需求,如追求乐趣、满足归属感、展示自我。通过成功满足他们的表现才能提升自我满足,从倦怠走向投入
4. 加强模拟训练,增强选手心理适应性

模拟训练是指利用各种条件使选手的训练尽可能接近实际比赛。

模拟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增强选手信心消除紧张情绪参赛作好适应性准备。信息网络布线、电气技术安装、工业控制等项目,需选择合适的对手进行面对面的实战训练,同时需要裁判进行现场评分
综上,心理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技术训练等构成技能大赛训练的基本内容。心理技能训练在顺利完成练任务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通过训练,不但提升选手的训练与参赛动机自信心能够促进大赛选手技术能力的提升对技能大赛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黄亮.职校技能竞赛选手心理技能与训练策略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5.

[3]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徐大真.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的心理技能训练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5]徐晓敏.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的心理技能训练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

[6]肖长路,陈利.论心理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模式以及实施方法[J].教育科学,2006,22(5)

[7]王洪芳,岳洪梅.航空医学鉴定中心心理训练模式初探[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

作者简介:汪杰,男,1980年1月生,汉族,籍贯陕西商洛,本科学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与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布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