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邓丽辉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会受到更大影响,有利于学校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培养,将其培育成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发挥出来,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路径。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来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人才培养

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象征着国家的希望,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而在大学生的培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所以,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承担起自己培养人才的重任,并将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在一起,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为国家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思想政治学科的专业价值受到质疑

在确定学科地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学科也受到了一些挑战和冲击,尤其是其专业价值,到目前为止依然备受质疑。人们非常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针对这门课程,是否应该将其作为学科建设,这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猜测。现阶段,针对思想政治能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人们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这种不正确的想法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培养。

2.缺乏强有力的学科力量,缺乏研究团队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也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才团队。但是,根据部分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当前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完善的师资团队,在课程的开设中,也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在部分院校,虽然也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但是学科力量还是比较弱,也缺乏完善的研究团队,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和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人才效果必然不尽人意,更不用说两者融合了。

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依然较为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教学内容不够权威,而且也不够全面,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问题较为突出。而且教育方式也不够先进,整体上较为滞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的关注理论,忽略了实践,结果造成学生知行不一,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对教学方式进行完改造和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紧密融合,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4.部门职责相互交叉,缺乏育人合力

截止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问题都比较多。①就我国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来着,目前依然是多层级管理模式,涉及范围较广,政策传达不顺畅。②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多头管理现象比较严重,部门权责不够明确,这种相互交叉而且相互重复的安排造成各方面工作进展不顺利。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育人合力。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形成合力,而且经验比较匮乏,这也不利于人才培养。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缺乏量化性,并且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激励机制,造成人才培养受到了阻碍。

5.外来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网络来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这导致我国引入了各种各样的不良思潮和文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这些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也影响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了人才培养。

二、新时代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1.言传身教,打破学生心理防线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不容易被接受,因此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势在必行。首先不能一味地采取灌输模式,这种模式在信息化高速发展下,对学生而言收效甚微。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群体而言,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其心理情况、需求情况、发展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引导和帮扶措施。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关注和爱护,才能更容易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打破学会生的心理防线。此时,教师运用言传身教的方法,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好榜样后,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做到言行合一,让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和信服学生,才能作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

2.乘势而上,抓住重大典型事件

在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科学世界观教育无疑是正确且必须的。但随着多元思潮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容易确立正确的方向。主要原因是相比教材上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互联网上的新鲜事物更吸引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相比之下,网络上的言论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更大。对此,若将网络上的新鲜事物,尤其是重大典型事件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降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如,通过对比中西方对疫情的防控政策与防控效果,带领学生讨论学习“疫情防控与唯物辩证法”,带领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时事相结合,乘势而上,带领学生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能有效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因势而为,紧跟热点潮流文化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每天都接触信息量庞大的网络世界,其中不乏各种为“流量”而生的热点潮流文化,这类文化传达的思想良莠不齐,且在学生群体中快速传播,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一旦误入不良圈套,很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对此,高职院校教师需密切关注大学生群体所关注的热点潮流文化,放下戒备心去理解学生被吸引的原因。一方面,及时辨别这些潮流文化中的糟粕,及时通过班会、公众号、视频号等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做好思想警醒工作;另一方面,汲取这些潮流文化中的精华,尝试以热点潮流文化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开展以当前流行的Vlog(微录)形式记录家乡的红色景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利于培养有理想信念的新时代人才。

三、结语

总之,对于我国而言,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希望,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他们有利于促进民族振兴。而在大学生的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除了要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知识之外,更要重视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品质和思想,让他们有优秀的道德和素质,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在学校内部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要完善育人体系,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方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路径分析[J].文学天地,2022(19).

[2]黄钰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J].教学与研究,2022(12).

[3]张文欣.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J].就业与保障,2020(09).

[4]王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