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浅谈行政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

尹言斌

十堰市科技学校  湖北丹江口  442701

[摘要]行政管理类专业课程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行政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课程中的必要性。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讲授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的走向,引导教学流程。教师除了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促进行政管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行政管理 案例教学  融合

行政管理类专业课程是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除了密切关注行政管理领域的相关前沿的知识外,还要求对其他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这对教师的知识框架、理论深度和知识宽度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给教师增加了压力和前进的动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讲授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的走向,引导教学流程。教师除了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以实现行政管理教学目标。

一、关于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老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20世纪60年代末,案例教学法被运用于行政管理学教学中,体现出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涵盖了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治、行政监督、行政改革、政府绩效、政府职能职能转变、公共危机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行政管理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灵活运用行政知识解释和指导实践。对于行政管理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方法是经验学习的首要工具和方法。行政案例是根据教学需要,将某些行政管理活动按时间顺序客观记载下来,经过专业编排,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实例。因此,案例教学可以把行政管理的现实问题带入课堂,公开讨论行政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探索战略理论框架为现实问题的操作性步骤,既能强化行政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又能立足于真实案例深入分析现实问题,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行政能力。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是符合教学目的。教师所选择的教材要充分与教学目的相吻合,要与教授的知识有直接的关联性,要侧重于知识点。

二是案例典型、实效、有针对性。任何管理都是动态的过程,在教授管理知识时候,不能生搬硬套长久以前的案例。同时,要关注社会动态和民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过于晦涩难懂或者冷僻的案例,要能反应突出、重点、普遍的问题,亦要反应本领域最前沿的动态。

三是案例本土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行政管理大多使用西方发达国家案例,虽然可以作为参考,但是鉴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过多的使用西方案例会使学生因为文化背景等因素难以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情境,也不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案例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特色。

三、案例教学实施与应用

一是学习者独立分析。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融入案例情境中去,充分的理解案例特点和针对性,根据案例写出案例分析的框架。

二是团队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及时记录。同时整理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并选出一位同学作为在全班发言的小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促成小组内的讨论,引导学生的思路和帮助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深入讨论。并且在小组讨论“冷场”时给予提示,补充学生欠缺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遇到各种难以解决棘手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涉及到多学科和前沿科学,教师要善于将不同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思考。

三是全班交流。由各小组的代表阐述自己组的分析报告,然后进行自由发言,从班级全体的角度分析案例,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对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同时指出学生在讨论时暴露的问题。当然,教师的总结并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而是对整个案例讨论的过程进行整理,改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要对全程的过程进行关注并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析,及时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班级内交流后,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知识、经验和行政管理的方式等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进而是知识得到了深化,经验进行了分享,各方资源得到了整合。

四、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讨论围绕案例展开。分析的过程必须以案例为基础,并且围绕案例进行,要以案例为分析的依据,以案例中的情节事实为分析的关键因素,紧紧围绕案例思考题的疑问,紧扣问题,不要跑题,同时分析要符合案例实际,避免主观臆断脱离现实。

二是讨论分析的过程与结果要多元并存。案例分析的结果不能强求结论的统一。因为行政管理是复杂性与多元性并存的事物,很多时候涉及到主观因素的价值层面,而价值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时甚至相互冲突。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讨论者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是行政管理过程中价值多元性的主要体现。同时,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多视角,综合分析问题,要能“海纳百川”地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三是要善于从案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分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总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案例教学往往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问题,继而从理论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才是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普遍问题,从理论角度解释。

参考文献:

1、李文钰,论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2、吴清军,论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科技信息,2010.02.

3、董芳,浅谈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教学中的运用。华章,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