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错误,推进教学——初中数学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借助错误,推进教学——初中数学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唐月珍

广东省廉江市第五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400

摘要:相较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在难度上有明显的提升。而对“错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能让学生找到出数学学习的困难的关键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文章从心理调适、方法总结、合作探究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发和利用初中数学错误资源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乐对错误、提升素养、思维能力提升来帮助其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误”资源;开发与利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中考,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他们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而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但大部分初中生都欠缺系统整理知识重、难点的能力。而数学是一门知识间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学习者一旦在某个环节产生学习困惑,则很难再衔接后面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内容,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归纳整合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一、调适心理,乐对错误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这是十分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的[1]。因此,在利用“错误”资源时,要先确保学生的情绪稳定,这样在后续的师生互动中,双方才能进行有效沟通,学生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反比例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先了解学情,在学习本部分知识前,学生已经接触了正比例函数相关内容,而且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形成过程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九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而教师要做的则是帮助学生增强思维的完备性,促使其提高深刻性,另外要结合其心智发展现状加强引导。初中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他们乐于体验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让他们充分感受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如针对如下习题:如图一

QQ截图20230130100050

图一

已知双曲线y=(x>0)经过矩形OABC边AB的中点F,交BC于点E,且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6,则k= ?本题需要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而对此缺乏认识的同学则很难顺利解答此题。因此,教师要如此引导学生:“设F(a,),根据F为AB的中点,得到B(a,)……”这样,学生能主动回顾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因此能利用矩形ABCD的面积解出关于k的方程,最后得出k=6.这个过程能让初中生认识到掌握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能主动养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好习惯。

二、科学归纳,提升素养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遇到很多类型的错误,而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全面帮扶学生,要能根据施教对象的理解水平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2]。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找出“错误资源”,同时将错就错地予以化解。

例如,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能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针对如下习题:如图二,

QQ截图20230130102616

图二

在△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B=30°,CD=6,求AB的长.出示完习题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目,找出有价值信息。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可给出如下推理:根据已知信息可知,△ABC为直角三角形。根据CD⊥AB即可判断,另外可知除直角以外的两个角中的一个角,即∠B=30°,和一条边CD=6。据此可求出BC的长,最后的结果可根据∠B的余弦求得。而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找错关键信息,导致解题思路出现错误。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对题目暗含的考点了解不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知识重点。这样,他们能给出如下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和一个锐角,可求出其他的边和角。按照此思路,学生能给出如下推理:∵CD⊥AB,∠B=30°,CD=6,∴BC=2CD=12,∵∠ACB=90°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本题暗含的考点,即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见,初中生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联想到本课的知识重点。当他们养成习惯后,能更加高效地解题。

三、小组合作,思维碰撞

在开发和利用错误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能给学生一定的犯错误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其感悟真正的知识。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用合适的方式指正,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指正,而且在交流中能进行一定的思维碰撞。这样,每个合作学习的成员都能获得一定的启发,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能力结投影法的含义,能了解三视图的作用等等。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好小组,每4人为一个小组。本课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空间想象,而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很难在脑海中产生合理形象,容易产生理解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一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分组结束后,教师给各个学习小组投放合作学习材料,如积木、魔方、塑料胶纸、泡沫等等。接下来,让学生之间进行动手操作,利用手头的材料做正方体或长方体,并将制作好的模型组合到一起。这样,初中生则能较为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相关知识。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三个视图的长、宽、高比例失调。而出现这样的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三视图的大小关系的理解并不彻底。因此,教师要在此方面加强引导。要让学生明白三个视图的大小是相互联系的: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共同欣赏。经过这样的引导,初中生能较为系统、全面且透彻地理解本课知识点。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作业,同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完成,以促使他们完成对新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要引导其主动改正错误。对于初中生,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调适学习心理,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接下来要帮助他们进行系统归纳,对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引导他们乐对错误。同时要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这样,初中生才能对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姚亮.论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2(29):117-119.

[2]陈新建.巧用错误资源解初中数学题[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2(16):45-46.

本文系:廉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课题编号:2021LJYB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