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6
/ 3

“双减”之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张建斌

秦安县王铺镇中心小学  甘肃 天水  741611

摘要:道德教育在初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双减”的大背景出发,探讨了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运用道德教育要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实施“家校合作、丰富教育形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学德育工作,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文明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德育;道德品质

“双减”不断推进,小学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析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对推进我国小学道德教育制度的完善,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双减”的背景下,学校和老师要主动适应,要积极探索建立高质量的教育途径,创新小学德育工作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真正的提升。

1 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仍有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关注不够,德育活动的开展和深度不够;二是学校德育主要侧重于德育、法制等方面,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强、形式单一,难以做到全面的综合规划,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三是目前我国高校和学生家长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家校协作”机制,家长在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很小,影响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生活的全面贯彻。

2 小学德育实践的路径

2.1 树立模范,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在“双减”形势下,怎样才能有效地缓解家庭作业、课后培训的负担,更好地发挥学校的作用,加强道德建设,培养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是以身作则,要知道,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如果学校和老师没有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就不可能培养出一个高尚的品格。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起道德楷模,以此来引导和激励学生。

2.2 教师以身作则

模范的作用很大。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好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在行为上不断端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道德品质的现代化人才?从以往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小学生一般都是唯老师马首是瞻,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和个性。所以,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就要从老师自己做起,做到事无巨细,关爱每个同学,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要切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日常生活,开展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虽然传统的思想认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该树立自己的尊严,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老师不能放下身段,与学生做朋友,那么,道德教育就没有了开展的必要,这就需要老师打破常规的思维局限,走进学生的生活。

首先,在学生清扫和校园清洁时,老师可以选择机会参与进来,自己动手,与同学一起工作,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工作,一起努力,让教室、校园变得更干净,让学生在这样的德育活动中,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其次,在学校举行拔河竞赛时,老师要抓紧时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同学们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在场上拔河时,老师也要为他们加油打气,这样才能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团队的强大,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体会老师的爱心和温暖;最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微笑、多用温柔的语言、以德育人、以爱心、开诚布公、开诚布公、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如果老师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一旦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就会被责骂,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懂得尊敬别人,不会懂得珍惜。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把尊重学生和以德为本的教学实践。另外,如果有体育比赛等活动,老师也应该组织学生,和他们一起努力,为班级争光,这就是最生动的道德教育。

2.3 树立道德模范

以上所述,要使小学德育工作得到切实的落实,要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以道德教育,用阳光和爱去灌溉祖国的花朵。然而,另一方面,教师的模范作用固然可以起到正面的作用,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一群人的行为举止和行为的形成,将会对整个课堂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熟悉的人、事、物作为榜样,让学生一起来学习,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所遇到的人、事、物或个人的经验都记录下来,并定期与同学沟通。例如,很多媒体都在大力宣传中国的故事,教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观看,然后引导他们说出他们对影片的看法,并从中吸取教训,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做一个榜样,去模仿别人。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定期向同学们讲述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积极的事情和人,告诉他们他们希望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分享,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影片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正面的宣传,更要引导他们去思考应该怎样去做。在相同的目标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等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

2.4 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开展德育工作

在“双减”大环境下,学校、家长、社会要齐心协力,加强信息交流,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加强学生的沟通与交往,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些家长关心孩子、关心孩子,但有些家长因为生活的压力,整日奔波,工作繁忙,相对来说很少和同学交流,忽视关心,陪伴,关爱,所以感到孤独是在所难免的、迷惘,有的人会逐渐走向孤僻,甚至走上歧途。所以,老师要特别关注这一类的学生,呼吁大家要关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一种阳光的温暖,让他们敞开心扉,敞开心扉,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在此基础上,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家校合作,定期与父母沟通,互相交流,及时引导,实现家校互动,关爱学生。同时,通过这种方法,老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反叛个性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日常行为。当老师们对这种情况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之后,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解惑,让他们慢慢的敞开自己的心扉,让他们感觉到温暖,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让他们成为一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年轻人。在实施道德教育的同时,学校和老师也要注重道德教育,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体验德育的内涵与威力。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尊老爱幼”,带领学生走进养老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服务,让他们感受到阳光、关爱和温暖,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另外,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知名的德育专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效能。

2.5 以德育理论为基础,为学生讲述德育故事

在“双减”的指导下,教师和学校要共同努力,真正地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寄宿课程就出现了。托管的意思是,学生在放学后,仍然要在学校里待上一段时间,而教师可以利用这宝贵的住宿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把“寄宿”作为一种更好的德育工作?“讲道德教育”是其中的最佳选项。要知道,初中生们一般都是天真的,有一颗孩子般的心灵,他们更愿意去听更多的故事,而不会去听那些循规蹈矩的讲道。因此,在管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道德价值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涵,从中吸取道德营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诚实守信、勤劳孝顺为核心的优良传统美德,这种优良品质已成为华夏人民的血脉,在个体、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明确的志向、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崇尚气节等具体含义,并向他们讲述“苏武牧羊”之类的经典故事,使道德教育与故事相融合,使他们对优秀品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在“理想与志向”的道德教育层面上,“读中华之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教师可以把这段经典的历史告诉学生,周总理在青年时期就发誓要“为中华的兴盛而学习”,以此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立伟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意义。另外,老师在讲周总理的事迹、功绩和为祖国做出的伟大贡献的时候,要把握好时机,利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技术,把他的事迹和他年轻的时候的抱负相比较,以此来激发和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2.6 开展鼓励式教育,帮助学生理解爱、自信与善良的内涵

对于小孩子来说,听到鼓励的话,总是很开心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表扬和激励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教师要树立“表扬鼓励”的观念,鼓励落后的学生,表扬先进的学生,培养他们勇敢、善良、有爱心的人。在日常学习中,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较差,缺乏自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始终保持着对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公平、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能有任何歧视。对于这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学习动机的缺失是导致其学习落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多说些支持、鼓励的言语;重视学生的生活、学习,使他们能够完全体会到老师的关怀;对其进行现状分析,确立可操作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在学习成绩不佳的时候,总是带着笑容,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暖。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带来自信和勇气,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学业和人生;同时,也可以使同学们对爱、自信、包容和善良有更深入的理解。

2.7 充分利用托管时间,打造“托管德育课”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加强重视,却忽略了德育方面的培养。在一定意义上,道德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而,要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就要坚持“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使德育与实践相结合。在全国实行“双减”的过程中,托管课程也随之产生,并逐步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开设“托管道德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类德育课堂中,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丰富和丰富,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正能量和道德的内涵。教师要从保护环境、节约粮食、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深刻地认识到各种社会现象,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是让孩子们去大街上拾垃圾,或者是在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做一个小志愿者,引导行人通过马路,这些都能帮助他们养成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在活动场所方面,教师既能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出校园,拥抱生命,积极实践,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道德和修养的真谛,进而提高其品德和人文素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8 教师应着力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教师、社会要齐心协力,有效地缓解学习和学习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思想品德教育中去,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所以,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加强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要把道德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地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咨询,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阅读一些有关小学道德的书籍,在网上查阅资料,与同事交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班主任,才能根据自己所处班级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道德教育,为今后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对教师道德教育的培训,定期举办道德教育交流座谈会,向具有较好道德素质的老师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

3 结束语

总之,从“双减”的大背景下对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究,对于推动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德育意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建立德育与学校教学、家庭教育的联系,积极推进德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晓.“双减”下校本德育课程的迭代升级——以株洲市天元区天台小学为例[J].湖南教育(A版),2022(05):64-66.

[2]候艳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08):9-10.

[3]黄体琴. “双减”背景下小学德育有效途径之我见[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28-32.

[4]张代波.“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德育路径探究[J].求知导刊,2022(07):98-100.

[5]麻广一,宫士君.“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问题、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21,39(06):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