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完针灸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扎完针灸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王佳彬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  614000

针灸医学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其中说到的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即是指针灸术,其中描述了九针的形状,也记载了针灸的理论和技术。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伴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日益完善。针灸是一种非常神奇和古老的科学,公元六世纪开始我国的针灸学术就已经传播到国外,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我国的医学珍宝,针灸到底有什么魅力?

针灸是什么?

针灸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治疗疾病的独特手段。针灸由针法和灸法组成。针法是将毫针按照一定穴位刺入到患者体内,使用提插和捻转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指将燃烧着的艾绒按照一定穴位熏灼皮肤,使用热刺激来治疗疾病。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通过内病外治的医术,借助腧穴、经络的传导作用,应用一定操作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临床上通过中医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关键,辨别出疾病性质,确定病变属于那一脏腑和经脉,辨明其属于寒热、表里、虚实的哪种类型,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有哪些作用?

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下转化为平衡状态,这也是针灸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出现的机理非常复杂,总体上可分为阴阳失衡。通过针灸来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血配伍、经络阴阳属性及针刺来完成的。

疏通经络。疏通经络是指将淤阻的经络进行通畅,使其能够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这也是针灸最基本和直接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经络的最主要生理功能。当机体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时,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麻木、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针刺手法、腧穴、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人体经络通畅和气血运行正常的目的。

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是能够通过扶助机体正气以祛除病邪的手段。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本质上属于正邪相斗争的过程。针灸治病主要在于能够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使用针灸疗法的特点在于治病不靠吃药。通过在患者身体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激神经引起局部反应,或使用火的温热来刺激灼烧局部,达到治病目的。针刺为针法,火烧为灸法,进而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到底疼不疼?

针灸时会有一定疼痛,但绝大多数人都可耐受。针灸时的疼痛是在针灸针刺破皮肤时产生的感觉,疼痛程度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属于轻微疼痛。另一种针灸疼痛是指在针灸穴位上独有的酸麻肿痛感,一般在患者问向我针灸是否疼时?我们的一般回答都是有点疼,也是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针刺时出现紧张。其实对于第一种刺破疼痛,只有少部分神经敏感或刺向脸部敏感区域,神经分布密集穴位时会出现这种症状,大多数情况时都是不疼的,只是在扎破皮肤时有一定的蚊虫叮咬感觉。第二种属于针灸穴位起效的表现,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良性表现,其实这种疼不是刺痛感,而是一种酸胀感,患者大都能够忍受。在进行针灸过程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舒适的正确姿势,不能玩手机或和他人闲聊,要保持精神集中,气血通畅,注意放松心情,从而减轻针刺自身的疼痛以及由于紧张所带来的疼痛。

孕妇能不能针灸?

有许多朋友关心孕妇能不能进行针灸,在这里向大家讲解,孕妇可以进行针灸,但有些穴位是禁止进行针灸的。由于孕妇的特殊状态,有些会产生催产作用、活血化瘀、刺激子宫收缩的穴位并不适合针灸。腹部是孕妇孕育胎儿的场所,为避免伤及胎儿,腹部的腧穴都不能进行针灸。同时少泽、三阴交、肩井、腰骶部、缺盆、昆仑、合谷等穴位也要禁止进行针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阴交和合谷穴都会对妊娠期子宫肌的收缩产生明显的兴奋作用。要注意禁针部位不但应当考虑到孕妇妊娠生理状态,还要考虑到孕妇自身体质的强弱,针对习惯性流产、身体虚弱的孕妇,无论处于妊娠哪个阶段都要禁止针灸。

失眠如何进行针灸?

失眠进行针灸的穴位要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和体制进行选择,决不能够一概而论,失眠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进行针灸治疗。失眠在中医学中属于不寐的范畴,中医上认为出现失眠与劳逸失宜、情志失调、病后体虚、饮食不节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病位在于心脏,和胆、肾、脾、肝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失眠的基本病机与心神扰乱、阴阳失交、阳盛阴衰。中医治疗失眠的拯救方法分为针刺和艾灸。

针刺治疗失眠原则为安神利眠、调和阴阳。主要穴位包括三阴交、安眠、神门、内关鞥,辨证属于肝火扰心则要配伍侠溪穴、太冲穴、行间穴。心肾不交配太溪穴、心俞穴、肾俞穴。痰热扰心配以劳宫穴、丰隆穴。心脾两虚配以足三里穴、脾俞穴。

艾灸治疗适合阳虚失眠,主要包括三阴交、安眠、神门、内关等穴位。平时经常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要配太溪穴、心俞穴、肾俞穴。平时经常头晕乏力,身体虚弱,出现健忘等配以足三里、心俞穴、脾俞穴。夜晚间经常惊醒,做噩梦则配胆俞穴、心俞穴。

针灸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进行针灸后患者不能够立马洗澡、淋浴、吹空调、游泳等,尤其是使用三棱针的情况下,三棱针配合刺络拔罐等伤害皮肤的针刺方法患者,一定要更加注意避免这类运动,防止出现感染。面瘫和关节疼痛患者在进行针灸后要注意避风,在进行针刺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出血,这时只需轻度按压五分钟左右即可,要避免用力按揉,防止加剧血管破坏性,出现血肿。在进行针灸后,针孔附近会出现瘙痒、皮肤发红等情况,绝不能抓挠,使用金霉素眼膏进行简单涂抹即可。针刺后出现疲劳乏力属于正常情况,是机体在提示患者气血不足,在回家休息一定时间后即可恢复。针灸后要注意躲避寒气,饮食清淡为主,进行适当休息。艾灸后一定要避免吃生冷食物,例如吃凉饭,喝冰水等。艾灸完毕后,由于血管出现扩张,要轻轻拍打或按揉穴位及周边位置,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实现封穴的目的。有部分患者进行艾灸后,可能会出现局部水泡症状,这时要禁止抓挠,预防感染。

部分患者可能由于情绪紧张出现出血、晕针、疼痛等症情况,患者要在接受针灸治疗前和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消除疑虑。同时针灸操作不当也会导致人体损伤,例如胸部和腹部都不应当进针过深,防止引起气胸和伤及脏器。当并未严格依据一人一针原则进行治疗时,则容易导致交叉感染。针灸凝血功能障碍,如婴幼儿患者、皮肤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容易导致病情出现变化。